4.1亿年前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长吻三歧鱼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供图
据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首次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发现了一种生活在4.1亿年前早泥盆世的小鱼——长吻三歧鱼的踪影。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上。
研究人员介绍,长吻三歧鱼是一种约10厘米长的小鱼,前面吻突最长可达5厘米。这种鱼在分类上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三歧鱼科,其头甲形状形似古代兵器三叉戟。长吻三歧鱼为何长成这样?因为长吻三歧鱼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它们演化出厚厚的盔甲和像三叉戟一样的角和中背棘,主要用于防御有颌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捕杀。三歧鱼并非游泳好手,多栖息在海底。但在我国四川、云南以及越南发现的化石表明,这种鱼可以进行上千公里的长距离迁徙。它们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此次发现长吻三歧鱼的云南曲靖,恰好处在四川到越南中间,为研究三歧鱼的南北迁徙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
新闻推荐
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因视频走红网络:从不吃肉喜欢看电表 爱听收音机不爱社交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大神”韦东奕接受采访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网络视频中,北大校园内一男子手提馒头和矿泉水,面对突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