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的浪漫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的海难中,竟还有六名中国幸存者。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幸存者被送至纽约港口。其他人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只有这六个中国人的经历被刻意抹去,甚至,他们的求生经历还被诋毁报道。此后的一百多年,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记载中几乎不见六人的踪影,世人也从未得知他们获救后的去向。
幸运的是,现今,这六位幸存者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被提及和忆念。经过长达五年的制作以及上千小时的调研工作,纪录电影《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以下简称《六人》)试图还原一段缺席的历史,为泰坦尼克号上的六位中国幸存者“正名”。
作为纪录片《六人》的监制,卡梅隆在日前的影片首映式上专程发来了视频,他透露说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露丝趴在门板上等待营救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现实中被救起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中国人Fang Lang(方森,也叫方荣山)的故事。
据考证,泰坦尼克号上共有八位中国人,六人侥幸生还,其中一人搭上了一艘救生艇,另外四人找到了客轮右舷最后一艘破损的救生艇逃生,而Fang Lang抱着一块门板漂浮支撑了四五个小时被14号救生艇救起,他是泰坦尼克号上最后一位获救的人。
六位幸存者中,Fang Lang的资料也是最多的,在当时多位幸存者的叙述中,都提到了这位Fang Lang,有记载说他在被冻得失去意识前,浮在门板上,并把自己绑在了泰坦尼克号的一片残骸上,被发现救了上来。二等舱幸存者夏洛特·科列曾回忆说,他们看到海中漂浮的Fang Lang时:“我们都以为他死了。我们朝他大喊,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在救生艇指挥官罗威与乘客们把Fang Lang拖上船后,五分钟内他就恢复了体力。后来,14号救生艇决定返回救人时,由于Fang Lang做过船员,看到有人不会划船,就自告奋勇地帮忙划船。“他见身旁的水手累到划不动桨了,就主动把水手推开拿起桨划起来,像个英雄一般,直到我们被大船救起。”罗威也说:“……如果我还有机会搜救的话,像他这样的人我愿意再救上六次。他像个英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将露丝救上船的军官原型人物正是这位哈罗德·罗威,他是沉船泰坦尼克号上的五副。
调查工作从一张三等舱船票开始
施万克透露,他们的调查工作是从一张船票开始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了有关泰坦尼克号的亲历者(包括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历史资料。当年泰坦尼克号船东白星公司的老板布鲁斯·伊斯要求登记每位上船的乘客,所以今天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可以查到这八位中国乘客的基本情况:他们都是男性,年龄在24岁至37岁之间,职业都是海员。
这八个人的名字出现在一张三等舱船票上,这八位中国人登上泰坦尼克号,原本是计划去纽约后,再去另外一条船上打工。当时华人在外国轮船上都是干最脏最累环境最差的活——锅炉工。整天为锅炉加煤烧火,住在锅炉房的煤堆旁,舱内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上,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为了节省成本,当时船务公司喜欢招华人船员,一张三等舱船票,票价56英镑9先令11便士,可供八人使用,工资只有同样工作的白人船员的五分之一。
研究人员依据名字进行大量的调查,他们还上网查找所有关于泰坦尼克号上中国人的资料,在各种论坛上“寻人”。后来,在一个论坛的帖子下面,他们看到一个回复说他是一位中国幸存者的后代,研究人员想与这位发帖者联系,却发现这个ID已经不再使用,研究人员就根据这个人的ID,猜想了各种可能的邮件名称,发邮件过去,幸运的是,在众多发出的邮件中,他们居然得到了回复,被告知他是Fang Lang的后代。
(未完待续)(据《北京青年报》张嘉/文)
新闻推荐
白俄罗斯总理戈洛夫琴科在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5日晚播出的访谈节目中说,白方准备回击欧盟和美国的制裁压力,为应对西方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