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省,人们都很熟悉,很大程度上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三国时期,蜀汉的主要地盘就在四川,蜀汉君臣以益州为根基,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屡次北伐却未能成功。那么,四川为何叫四川呢?
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万里长江出宜宾之后,在四川盆地的南部向东北流去。在四川盆地内,长江有很多条从北向南汇入的支流,如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等。古代江河也称为“川”,山川就是指山与河,孔子曾有句经典“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四川境内有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四条大河,并称“四川”,四川也因此得名。
第二个说法:宋朝初年,在今四川地区(包括重庆市)设了四个省级行政区:益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益州路包括成都、雅安等地;梓州路包括绵阳东部、遂宁、南充、广安、内江、自贡、资阳、宜宾、泸州等地;夔州路包括四川达州、重庆直辖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东部等地;利州路包括四川省北部的广元、巴中、南充北部,以及陕西省的汉中。
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在当时统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直到公元1286年,元朝才设四川省。
摘自《地理知识》
新闻推荐
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新华社发据新华社北京电针对3名美国联邦参议员6日乘军机访问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