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中,广告若巧妙地与文学样式结合起来,可形成一种特殊的宣传效果,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譬如广告诗,即运用诗歌语言,对商品营销进行宣传,以求收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当代不少作家精谙此道,他们曾驾驭诗歌样式,以生花妙笔乐为商品作广告,传为文坛佳话。
“向太阳里取来的熔岩 / 从碧空中摘来的星星 / 耐得住千度高温 / 负得起延长白昼的使命 / 把五彩缤纷的晚霞 / 焊接上金光灿烂的晓云。”这是当代著名诗人闻捷在20世纪50年代末,专门为上海灯泡厂创作的一首“咏电灯泡”的广告诗,它一改传统诗歌中的绝句体裁,采用现代诗的表现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北京前门的内联升鞋店,当年为获得家喻户晓及持久的美誉度,特意请郭沫若代笔作广告。郭沫若欣然赋诗:“凭谁踏破天险,助你攀登高峰。志同务求克云,事成不以为功。”该诗出语不凡,既赞誉“内联升”布鞋轻便柔软、经久耐穿的特点,又倡导人们学习鞋子特有的忘我奉献的精神,意蕴深邃,不落俗套。无独有偶,1962年11月24日,郭沫若参观南海普陀寺。午宴上,法师拿来一张菜单,请郭沫若予以润色。郭老稍加思索,编成了一首顺口溜:“一层腐皮红腊面筋,腐竹酥白碧青,南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长生果,酸卤菠萝,甜炸酥酡,三杯茅台,醉得不亦乐乎?”一下子逗得满座为之捧腹。南海普陀寺的素斋,因为有了郭沫若的题咏而名闻遐迩。
刘绍棠曾为山西汾酒厂写有这样一首广告诗:“宝泉佳酿天下闻,车似流水人如云。古今酒家谁最好,众望所归杏花村。红杏枝头春意闹,清明时节柳色新。返老还童须一醉,牛背短笛唱乡音。”作家借用唐代杜牧笔下经典作品《清明》的诗意,以及宋代宋祁《玉楼春》词的名句,起到了“旧瓶装新酒,瓶美酒亦香”的广告效果。
1987年,台湾《联合报》为推行广告文学,以《美丽的市声》为题,用整版的篇幅发表了30位著名诗人、作家的52首广告诗。其中,作家廖辉英的《孕妇装》写道:“挺身而出/展露女性最美的曲线”;诗人李魁贤的《捐血》写道:“让自己的血球/在他人的心脏脉管内/感动太阳的生命”。透过这些隽永的诗句,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源于内心的炽热情怀和爱的絮语。
可见,企业或商品一经文人的发挥与渲染,立刻凸显出妙不可言的趣味,让人回味无穷。作家们小试牛刀为商品作广告,也许是他们的游戏之作,但不经意间确乎起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且为人们喜闻乐见。
新闻推荐
《思考的魅力(收藏版)》[法]皮埃尔·裴居、热纳维耶芙·弗雷塞纪尧姆·勒布朗等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