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城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实施“文化育检”战略,坚持“文化助检”“文化强检”,将检察文化融入各项检察工作中,使检察文化“软实力”变成助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的“硬支撑”,各项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在文化引领下取得新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文化助检”提升队伍活力
清城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完善检察文化基础设施,提炼出“山水家园、有为检察”的清城检察精神,打造园林式、学习型检察院。
该院打造检察文化长廊,在办公室、走廊、围墙、运动场等场所悬挂名人字画、格言警句100余幅,制作展板、宣传栏60多块,并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把办公楼的“厅、廊、墙、室”精心打造成以“廉洁、公正”为主题的检察文化长廊,润物无声,陶冶情操;设立检察文化创作室,新设立一个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室、棋牌室、阅览室、新媒体工作室等功能,藏书3万余册。
在建立健全检察文化建设机制方面,该院成立了体育协会,投入100多万元改造了篮球场和体育馆,组建了篮球、兵乓球、羽毛球、创作组、文艺队等12个活动小组。该院定期开展检察文化“十个一”活动,举办“七一”红色教育、廉政文化进家庭,以及各类球赛、趣味比赛,组织野外拓展训练。
在近两届清远市检察机关运动会中,该院获得羽毛球赛、乒乓球、篮球、象棋等项目的13项个人及团体冠军。通过丰富多彩的检察文化活动,全院干警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习氛围浓郁??
“文化强检”提升队伍素质
清城区人民检察院坚持组织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复兴大任,争当时代新人”等活动,通过纪念“建党97周年”等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邀请专家讲座、上党课、业务探讨、专题培训等方式,使干警的理论素养不断提升。
在探索“检校共建”教育模式方面,该院组织干警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参加业务培训班,“请进来、走出去”让干警接受新理念、新思维,进一步提升素质。
通过开展公诉对抗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特色岗位练兵活动,该院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和“转岗制”等人员培养机制。近年来,该院4名干警获得“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4名干警入选第一批“全市检察业务尖子”,2名干警分别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业务尖子”“全省刑执业务能手”称号,培养了一批青年业务骨干,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弘扬检察文化??
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在围绕中心、立足检察职能方面,清城区人民检察院将文化元素渗透到执法办案中去,有效提升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在利用“阳光检务”网、“两微一端”等开展检务公开、检民互动和法治宣传等工作的同时,该院每年举办2次以上“检察开放日”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近三年来,该院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2193人,提起公诉2739人,立案监督32人,监督撤案54人,追加逮捕48人,追加起诉49人,提请刑事抗诉4人,所办案件无一起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注意保持刑罚的人性化,依法惩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该院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近三年来,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该院不批准逮捕968人,不捕率为23%;对犯罪情节轻微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决定不起诉46人。在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方面,该院已对53名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34万余元。
打造工作品牌??
“文化育检”结累累硕果
清城区人民检察院把检察文化建设渗透到“两争创、两争当”目标中去,扎实开展“一院一品牌、一部门一亮点”等争先创优活动,以检察业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检察文化建设的成效,不断激发干警无私奉献、争先创优的热情。
近年来,该院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21个集体、45人次分别受到上级表彰奖励,23篇理论文章获奖。该院被上级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集体一等功”“广东省红旗团支部”,以及全市法治宣传先进单位、全区创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友强唐春梅
新闻推荐
“谢谢你们!感谢清城区检察院对我们两家人的关爱和救助,帮助我们渡过生活难关!”两位申诉人紧紧地握着清城区人民检察院控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