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雪花遭遇“两难”:在家务农,不能挣钱;外出打工,照顾不了父母。如今,“两难”解除。在村里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父母。
阳山县小江镇下坪村按照乡村振兴发展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坚持以农村土地整合整治为重点突破口,以土地整合整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让成雪花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打工。
农村土地整合连片,村民受益
“土地整合在一起,村民都受益。”梁庆强说。
梁庆强是小江镇下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以前,村民们“各自为政”,各种各的菜,各耕各的田,你一块我一块,种出来的农作物用来自给自足。整合之后,所有的村民的土地连在了一起,就租给企业种植农产品,农民除了收租,还可以到田里打工。
根据阳山县委“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部署,小江镇积极创建“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示范区。立足实际,该镇坚持以农村土地整合整治为重点突破口,以土地整合整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连片美丽乡村建设。其中,下坪村外洞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推进连片土地整合整治中,小江镇注重“六个坚持”破解土地整合难题,坚持理念先行,加强宣传学习,通过强化入户宣传和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让群众认识到土地置换整合的好处和必要性;坚持领导攻坚,确保督导到位,领导干部一直站在一线,直面群众,深入到户,耐心解释说服。
坚持群众主体,发挥基层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整合了“村小组长+理事会+退休干部+外出乡贤+热心人士”的资源,组成一套土地整治整合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人马;坚持以点带面,抓好示范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破解难点;坚持“三美”齐建,将土地整治整合和环境美、乡村美、田园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业产业规划,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
目前,已完成整片2500亩土地整合,实现“一户一地”耕作,并统一规划种植油菜花。待全面完成土地整合后,连片种植生态有机水稻,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
阳山县小江镇坚持以农村土地整合整治为重点突破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
“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成雪花说。
成雪花是下坪村村民,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家里老小。她常常羡慕年轻夫妇外出打工,可以挣钱补贴家用。
但是,在土地整合完成之后,村里土地租给了搞农业的老板。“老板需要帮手,让我过去打工。”成雪花说,反正自己是农民,老板给的农活,自己样样都会。“一天下来,100块钱。”成雪花说,好多村里人都跟自己一起打工。
下坪村是阳山的现代农业产业带,现有鹰嘴桃、“一点红”番薯、旱地西洋菜、牛大力及塘冲罗汉的反季节蔬菜等产业规模种植,将结合“旱改水”工程,全力打造“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下坪村是小江镇边远革命老区村,全村总人口1086户4826人,其中有贫困户76户130人。而小江镇拟定在下坪村开展“三变”试点,“三变”指的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对牛主、陈屋、石墩三个村小组土地进行置换整合规模种植旱地西洋菜,激活农村沉睡资源,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资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和合作社带动等方式让贫困户和村民得到收益,助力推进精准脱贫。
阳山县小江镇坚持以农村土地整合整治为重点突破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
旅游+农业+文化+工业
打造具有“小江味道”的特色旅游
“我们打造具有"小江味道"的特色旅游。”陈新全说。
陈新全是小江镇党委副书记,他说,近年来,全域旅游正在各地蓬勃兴起,小江镇根据镇内各项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旅游业相结合,整合旅游产业,以旅游+农业+文化+工业打造具有“小江味道”的特色旅游,稳步推进全域旅游。
小江镇以下坪磨拱“日丰和”农业生态园为龙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加快形成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新格局。同时,还开展“百花千村”建设工程,打造风格各异的花海旅游产品;大力开展“万家菜园”建设工程,提倡村民屋前屋后种植有机农产品、绿色蔬菜,发展农家乐。
小江镇下坪村是边远革命老区村,充分挖掘小江作为“阳山革命起义策源地”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启动“下坪起义纪念馆”第二期工程建设,对冯光烈士牺牲地修建纪念碑、牛岩战斗遗址进行巩固修缮,把下坪建成“红色旅游基地”。
此外,还将小江镇石螺至塘冲罗汉村一带“新能源”生态产业与千年银杏、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相结合,形成新型工业科普旅游,强化工商旅融合,研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创建一个以“新能源”生态产业为特色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王喜闯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新闻推荐
清远新闻网讯(记者/黄剑琴通讯员/阳山纪宣)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阳山县纪委监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问题发现范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