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家在给患者做检查。
据媒体报道,广告策划人刘先生被查出胃癌晚期,只有37岁的他面对疾病的折磨乐观以对,他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大家一定要关注健康,烟酒不碰,在家吃饭。”
“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清远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周政涛表示,癌症的发生与危险因素暴露、年龄、家族史等多因素有关,建议40岁以上人士可首先进行一次患癌风险基线评估,根据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筛查手段和筛查频次,不同癌种的危险因素不同,相对应的筛查人群、手段、筛查频次也不同,高危人群是筛查重点。
胃癌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
据了解,每年全球新发的胃癌患者大约有100万人,其中20万例的人因为胃癌而死亡,身边因发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胃癌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中还有很多是年轻人。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胃病,因为程度和症状较轻,对此并不重视。可怕的是,这种疾病盯上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表现,而年轻人由于体质较好,耐受性强,而被认为是胃炎和消化不良,吃点药物对付了。因而年轻人胃癌容易发生误诊,其误诊率高达27%。同时,年轻人的胃癌的恶性程度比老年人要高,这必须引起年轻人的高度警惕。
据悉,大多数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就是共餐。在胃癌同样高发的日本,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在2013年2月批准对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且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适应证扩大后的4年中下降了9.2%。
事实上,年轻人胃癌发病率增高与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年轻人过度熬夜,或饮食不规律,饥饱无度等是诱发胃癌的首要原因。此外,年轻人喜欢吃腌制和熏烤的食品、火锅和麻辣烫,也是诱发的原因。有研究发现,爱吃烫食的人,胃癌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4.22倍,酗酒者患胃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嗜烟者的概率是2.4倍,而既酗酒又嗜烟的人,则高达15.5倍。
有专家表示,胃癌发病除了与地域环境有关,还与日常的饮食习惯相关,比如饮食不规律、吃饭快速、喜高盐或热烫食品,喜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腌制、熏制、干海货、隔夜菜,喜食烧烤的红肉、常食用霉变食物、少食新鲜蔬菜等。胃癌早期表现有上腹部不适及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上腹部隐痛、呕血及黑便或者出现急剧消瘦及严重贫血,早期胃癌的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了解并且警惕上述表现,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
防癌体检与健康检查内容不一样
据相关报道,我国有八成的早期癌症患者在健康体检中没被发现,有相当比例的乳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对此,人们不禁纳闷,为何年年体检正常还患癌?
一直以来,多数人都认为每年的体检就是拍个胸片、验个血、量个血压,从来不知道体检也可以加查肿瘤项目。防癌体检与健康检查的内容并不一样。普通体检与防癌体检存在根本性差异,防癌体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做肿瘤筛查,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
在体检项目的选择中,常规体检和专门的防癌体检也有所区别。常规体检所关注的多为基础病、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而防癌体检则是在普通体检的基础上侧重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如果只进行常规体检,没有选择癌症筛查项目,就有可能出现年年体检却出现癌症晚期的情况。
周政涛指出,健康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
此外,健康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难以被B超、X光所看到。周政涛举例说,体检中人人要拍X线胸片,但事实上,一个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到的。
周政涛说,以鼻咽癌为例,在临床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I期患者只有5%,II期有15%,尽管早期发现的数量很少,但其中几乎都是从体检中发现的。周政涛表示,健康体检针对的是所有慢病及“亚健康”状态进行的检查,而防癌体检是专项病种筛查,主要针对常见的癌症进行筛查,其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癌前病变,降低受检人群死亡率。防癌体检是建立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与健康体检相比,需要对相应检查项目进行补充或“升级”。
建议对高发性肿瘤进行单项筛查
据了解,防癌体检是由肿瘤专科医师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针对癌症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肿瘤筛查,和普通体检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发现常规体检检查不到的或疏漏的鼻咽、肺、食道、胃、肠、肝、宫颈、卵巢、前列腺、乳腺等器官常见肿瘤的“蛛丝马迹”。癌症的发生与危险因素暴露、年龄、家族史等多因素有关,建议40岁以上人士可首先进行一次患癌风险基线评估,根据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筛查手段和筛查频次。不同癌种的危险因素不同,相对应的筛查人群、手段、筛查频次也不同,高危人群是筛查重点。
周政涛认为,防癌体检是“量身定做”而不是“统一打包”。检查前,医生会通过询问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被检查者的身体状况、家族遗传史、既往病史等,针对性地为其搭配体检项目。以广东省为例,西江流域高发鼻咽癌,潮汕地区高发食管癌,而且癌症是一种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因此,搭配防癌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地域特征与家族遗传,向人们推荐相应的检查。
其次,肿瘤标志物筛查应该是“定量检查”而不是“定性检查”。所谓的定性检查,即告诉你结果阳性还是阴性,而专业的防癌体检由于选择的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项目的定量,因此不仅能告诉你是阳性或阴性,还能从数据中分析出深层次原因。比如鼻咽癌初筛过程中,VCA-IGA、EA-IGA两项呈阳性,专业肿瘤医师就会从细微数据中分析出这是普通炎症、良性肿瘤,还是癌引起的。
此外,防癌体检选择的设备不同。如一般健康体检会用X线胸片筛查肺癌,而防癌体检会采用低剂量CT检查;一般体检耳鼻喉检查用的是普通鼻咽镜,而专业防癌体检采用的是电子鼻咽内窥镜。防癌体检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进行操作,他们的职业敏感与丰富经验是及时发现早期肿瘤的重要保证。
以肺癌为例,不吸烟、无家族史的一般人群每年可常规筛查;40岁以上、吸烟超过20包/年的人士,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长期吸烟史、家族史、肺部有超过7毫米的结节者,应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CT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肠镜检查是最重要手段。无家族史、息肉等危险因素的一般风险人群,每5年—10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即可,如果发现超过1厘米的息肉,切除息肉后,应连续两年每年随诊复查一次,如无异常则可5年—8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在胃癌筛查中,若有幽门螺杆菌或胃蛋白酶源阳性,应每两年做一次胃镜;若两者均为阳性,则每年一次胃镜;两者均为阴性,3年一次胃镜。这些检查内容,普通健康体检一般也不涉及。
周政涛说,若因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承担全面的癌症筛查,也有必要每年选择有家族遗传倾向或地域高发的肿瘤项目进行单项筛查,利用最有限的经费做好防癌检查,建议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
■链接
广东人易患鼻咽癌
据了解,全国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于癌症。广东的情况更为严峻。全省年均新发肿瘤患者有16.3万人,死亡人数11.5万人。广东人易患鼻咽癌,其实还有几种癌,广东人也要重点防控。2017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对省内12个肿瘤登记地区共1933万户籍人口开展肿瘤监测分析发现,每10万户籍人口有273人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162人死于恶性肿瘤。从肿瘤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出,癌症的患病情况男女有别。
不同性别患癌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广州2012年的肿瘤登记情况来看,广州市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和胃癌;女性发病率排名前五的恶性肿瘤分别为: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
鼻咽癌是生长在鼻腔后面口咽上面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自己摸不着别人也看不见。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为世界鼻咽癌高发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40—50岁为高发年龄段。
专家表示,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其中以父母、兄弟、姐妹患鼻咽癌明显多于无家族史者;大量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病毒导致鼻咽癌一般需要20—30年;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微量元素镍含量高;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致癌高危因素,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亚硝酸胺化合物有关。
鼻咽癌的期别依序也分成第一期到第四期。根据美国癌症医学会的信息,鼻咽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为72%;鼻咽癌第二期的五年存活率为64%;鼻咽癌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为62%;鼻咽癌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为38%。
而鼻咽癌要怎么治疗呢?治疗前,医师会先依患者鼻咽癌的期别、位置、与个人身体状况做评估。整体看来,治疗通常需要包含放射治疗,或加上化学治疗的合并治疗。
那为什么不用手术移除癌症呢?专家表示,因为鼻咽非常接近颅骨底部位置,手术容易伤及视力及其他附近组织。因此鼻咽癌治疗通常不包含手术移除鼻咽附近的癌组织,手术只能用于肿瘤位置与期别非常适合手术切除的少数患者身上,但手术可以用来处理颈部有癌转移的淋巴结。
对体积小的鼻咽癌而言,放射线可以说是唯一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是患者平躺时从体外用高能量的射线从体外照射并杀死肿瘤,或是把放射源放进肿瘤内或非常接近肿瘤的位置的内照射放疗。以放射线治疗头颈部癌症时,可能造成患者难以进食的副作用,甚至可能需要用胃造口灌食。而其他常见的放射线治疗副作用包括听力丧失、嘴巴干燥、皮肤红肿、视力变差、及脑干受伤。
单独化疗并不足以抵抗鼻咽癌,因此运用化疗的三个时间点都是与放射治疗息息相关,可以在与放射治疗同时进行化疗,以加强放射治疗的功效;或在放射治疗之后加上化学治疗,以消灭剩余的癌细胞;另一个则是在放射治疗之前做化学治疗。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在治疗功效与治疗副作用之间取得平衡。
新闻推荐
当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忙得焦头烂额时心底里可曾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走后门......眼瞧着秋季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