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铁立在查房。
谢女士总是觉得胃不舒服,不久前,她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一个肿物,这个肿物长在了胃壁内较深的位置,当地医院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于是她来到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彭铁立主任看了她的胃镜结果,考虑为黏膜下肿物,亲自为她做了超声胃镜来明确肿物的来源。
术后一周就痊愈出院
据了解,消化内镜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胃肠镜,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在胃和肠内穿行。内镜最初仅用于胃肠道的检查及活检,后来发现活检可以将小的病变消除,这是最初的内镜下切除技术。随着内镜器械的发展和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下治疗的发展日益创新,内镜下手术的治疗范围越来越广,由简单的息肉切除发展到消化道大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等既往需要手术切除的疾病。
彭铁立介绍说,超声胃镜检查显示这个隆起的病变在固有肌层,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因为患者病变的位置比较深,肿物和胃壁最外层的浆膜层连接较紧密,平常的黏膜剥离术(ESD)怕无法完成,而间质瘤有一定的恶变几率。
为了能够完整切下肿物,彭铁立主任决定为患者做胃壁全层切除术,术前彭主任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了手术的过程和风险。听到手术中为将肿物完整切除会深至穿孔,病人和家属有点担心,但他们充分信任彭主任的技术水平。而且和外科手术比较起来,胃镜下切除只要通过胃镜就可完成,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对比外科手术有很大优势,患者和家属均要求做内镜下治疗。
术中果然如超声胃镜检查所见,肿瘤位置较深,采用全层切除病变后,用止血夹夹闭创面,并用尼龙绳从止血夹根部收紧,非常成功地完整取出肿物,避免了患者外科手术的痛苦。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符合胃肠间质瘤,患者无需外科手术,通过胃镜即完整切除这个深部的定时炸弹,术后1周患者便痊愈出院了。
体表完全无伤口
什么是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呢?彭铁立介绍说,为了完整切除消化道管壁来源的、特别是固有肌层深层的病变,须将肿瘤连同消化道管壁全层一并切除,将此种内镜切除的方法命名为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也就是说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把深部的肿物切除干净,要把整个胃壁穿透,主动造成穿孔,这在以前的内科治疗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都要外科手术进行的。而现在可以不用腹腔镜辅助,只要通过胃镜就可以全部完成了。
胃壁全层切除术是变被动穿孔为主动穿孔的治疗方式,可以治疗来源病变位置较深的固有肌层并与浆膜层紧密粘连的肿瘤,穿孔大多可通过金属夹保守治疗,从而避免外科手术修补。以往,胃间质瘤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但对于突向胃腔内生长的较大瘤体,腹腔镜从浆膜面往往不能发现肿瘤,所以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是对腹腔镜手术的弥补。
目前,内镜治疗的范围在不断拓宽,治疗效果也在不断地提高。主动穿孔,腹腔内网膜组织、肝脏、脾脏出现在视野里已经成为治疗过程的一部分,以前必须外科开刀才能完成的手术,现在通过内镜,体表完全无伤口,也避免了外科手术造成消化道结构改变影响胃肠道功能。
彭铁立表示,从开放性手术触目惊心的切口,到胸腹腔镜的微小创口,再到内镜完全没疤痕的手术,这仅仅是内镜最表面、最直观的优势。而内镜最大、最根本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使内镜下切除成为绝大部分病人的首选!
业内人士表示,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彭铁立主任成功完成了位于固有肌层肿瘤的胃壁全层切除术,为清远市内镜技术的开展又掀起了一页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案件庭审现场。日前,由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徐豹、王应明等33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抢劫、非法拘禁案,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