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品牌的茶米罐产品。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日前,英德红茶互联网文化节与2018首届全国红茶加工制作大赛在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开幕。作为广东茶业发展典范,英德红茶产业近年来除了加大产品质量提升,更在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方面下功夫,以茶为媒发展多元化产业,跳出茶叶做茶业,产值不断攀升。而广东另一大特色潮汕单丛则依托工夫茶文化,每年同样保持可观的增长。
产业多元化发展
英德茶业去年综合产值22.5亿
广东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陆国煌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2.92万亩,总产量9.07万吨,涌现出英德红茶、凤凰单丛、客家绿茶等一批知名茶叶公用品牌。其中,广为人知的英德茶叶发展多元产业,走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英德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该市茶叶总产量为5150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22.5亿元,从目前情况来看,增长几乎已成定局,预计今年产值可实现30亿元。
广东茶业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邓志明表示,前3~5年,英德红茶种植面积迅猛增长而导致产量猛增,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下跌。但这两年种植放缓,前期种植的也已有几年树龄,品质和价格渐趋稳定。随着政府宣传推广力度的逐年加大,茶企逐步走出困境,也冒出了几家代表性茶企。
经过多年努力,广东茶叶的发展也进入了以质取胜的阶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秀兰表示,英德市产品质量提升还体现在经营管理水平上,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茶为媒发展多元化产业,跳出茶叶做茶业,比如旅游、电商等。英德农业局透露,目前全市茶企数量18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清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都基本已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衍生了观光旅游、科普、采摘加工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会议等主题新的产品或产业链。
茶叶电商成新增长点
区块链技术实现“可溯源”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各大电商平台的出现纷纷为茶业的发展赋能。以此次互联网文化节为例,据主办方介绍,英德红茶互联网文化节围绕“地标产业+互联网”思路,打造首届专属英德红茶的互联网盛会。
活动联合当地知名茶企,结合平台电商、内容电商(网红直播+照片云直播+制茶区块链小游戏等)、社群电商(微信云商城+小程序+鲜生壹号社区拼团等)三大玩法,把英德红茶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融合在一起,让英德产业互联网化的同时,更具备“地标”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英德互联网文化节,除了英德红茶各大商家“抱团”,将中国茶叶领导品牌英德红茶互联网化以外,更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电商渠道”实现英德红茶可溯源的一个重要举措。
据了解,英德市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英德市质检部门负责在源头对英德红茶进行质量检测,并实现“一检一码”。在天猫旗舰店销售的每一包茶叶都会有一张专属“身份证”,消费者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这包茶叶具体的出生地,用什么种子、施什么肥、再到物流全过程都一目了然。
英德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目的就是希望英德红茶在电商渠道实现“可溯源”,通过区块链的技术,确保从茶园到茶杯的品质保障,让消费者喝真茶,喝好茶。针对这一方案,英德市也正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及区块链技术团队进行战略合作沟通。
工夫茶文化加持 潮汕单丛发展迅速
作为广东的特色,除了英德红茶销量可观,广东的另一大特色茶单枞在业内也具有良好的口碑。与英德红茶不同的是,潮汕单丛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历史文化特征。
潮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单丛茶是个性化较强的小众茶叶,按照目前大众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趋势,单丛茶仍有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目前,潮州单丛茶种植面积19万亩,年产量2.3万吨,第一产业产值32亿元。加上梅州等区域,单丛茶面积应该达到3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3万吨。
“潮汕单丛历史影响力强,其独特的香气和制作工艺吸引一大批茶友追捧。销量一直比较稳定。”邓志明说。
首家上市的单丛茶企业天池茶业表示,产品产量上,茶园每年常规增长约25%,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在原有的传统经销模式维持稳定的同时,更注重开拓之前未曾接受单丛茶的消费者群,以符合市场购买习惯的客单价,降低利润空间,针对新进消费人群提供相应产品。“这部分的产品也可作为日常办公消费,以口粮茶消费的定位,一品多用。与此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商渠道的引流款。”天池茶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推出的1392品牌的凤凰展翅茶米罐(装茶叶的容器叫做“茶米罐”)系列,挖掘潮汕工夫茶文化,同时采用妇婴级食品包材,减少过度包装,提倡环保的同时,把传统文化融入产品,传递给消费者。
新闻推荐
清远新闻网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莫小燕)为进一步规范英德市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加强辖区白酒小作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