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赖屋村“三清三拆”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肖婉琦
挖掘机吊臂徐徐升起,铲斗内泥砖“轰隆”落入板车。2017年12月14日上午,英德市横石水镇新星村委会赖屋村的拆旧现场尘土飞扬。村支书王天自介绍,“三清三拆”工作已进入尾声,2017年底将迎来整洁村的验收考核。
据了解,赖屋村“三清三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除村委会发挥的主要带动作用外,还有一股新兴力量--青年协会也功不可没。2017年7月以来,横石水镇探索基层组织新模式,在全镇7个村(居)委会的成熟片区试点成立青年协会,引导农村青年在平安创建、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家乡服务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如今,农村青年大多有外出工作经验,见多识广且干劲十足,经济的独立也为他们奠定了一定的话语权,能为家乡建设发挥才干、贡献力量,为推动农村发展带来新希望、注入新活力。
双管齐下◥>
巡逻队维护村庄治安
醒狮队提升精神风貌
横石水镇的这一探索,源于横岭村委会田心村早在2011年自发成立的青年协会。
“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团结村里的年轻人,不要打架闹事,多为家乡建设出力。”田心村理事会会长龙裕丰说。龙裕丰是当地颇有威望的经商大户,2009年底回乡被村民们推选为村长。当时,村中青年的散漫习气及各个房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他开始思考如何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直到2010年经历了“5·6”特大洪水,年轻人在抗险救灾中的表现让龙裕丰看到了希望,“有好几十个青年积极救灾,把老人小孩转移到安全区。”后来与其他乡贤商榷,一致认为,可以聚集村中青年成立组织,增强凝聚力。
经过几番筹备,2011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乡贤们组织本村18-45周岁的青年在祠堂聚会,动员他们团结一致为村民办好事,以此为契机成立田心村青年协会。时年近45岁的龙世权被选为会长,他回忆道,包括回家过节的外出青年在内,当天共有300多名青年参加聚会,入会人数达到200多人。
青年协会的成立一方面团结了村里的年青力量;另一方面有效维护了地方治安。往日村里偷盗案时有发生,龙世权组织会员成立巡逻队,每队8-10人,每隔一周左右巡村一次,清晨5、6点开始,正午12点结束。一天午后,有村民电话举报称遭遇偷鸡贼,龙世权马上联系其他青年赶往现场围截小偷,并及时报警。“如今村里基本没有偷鸡摸狗的情况。”龙裕丰说。
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2012年龙裕丰牵头组建了一支田心醒狮队,由青年协会的30名会员组成。除了逢年过节时营造喜庆氛围外,逢村民家中红白喜事,醒狮队也会上门去拜一拜。“村里老人去世,只要是生前有功德的,醒狮队都会去送老人家一程。过寿也一样。”龙裕丰认为,醒狮队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肯定对于村民来说非常重要,无形中成为一种道德评价方式。
内外联动◥>
助力拆旧整合土地
青年力量引起关注
2013年,横石水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在4个自然村进行试点。“田心村是在未被纳入试点范围的情况下自发建设的”,横石水镇党委副书记林跃超说,“他们看到其他村在搞建设,也不甘落后。”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田心村的青年协会引起了镇党委的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必然涉及拆房或修路占地,村里少数村民出于个人利益而持有异议,这给建设带来了阻力。“有的老人家思想太顽固,就要靠家里的年轻人去说服或拍板。”龙裕丰介绍,青年协会的会员负责做本家本户的思想工作。
会员劝说家人的同时,醒狮队也想出了一招,如有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家户,以后逢喜事,醒狮队绝不上门拜贺。这个办法让注重面子的村民们只得选择配合。祠堂周边的200多间泥砖房得以顺利拆除,第二年就建成田心综合文化楼和文化舞台。此外,还扩宽了部分村道,建了一个农民运动场。
青年协会在横石水镇随后启动的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田心村以白楼经济合作社为试点,社长龙锦寿正是青年协会的会员。他告诉记者,统一分配田地、修机耕路占用田地等问题,都需要青年社会员与家人协商。扎实的思想工作与数次动员大会的效果显著,白楼经济合作社于2015年3月全面签订土地整合方案确认书,并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
田心村青年协会的成功实践,让横石水镇党委开始注重挖掘农村青年队伍推动乡村建设的潜力。2017年7月,《关于成立横石水镇农村青年协会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引导各村(居)委会在成熟片区成立1至3个试点,先行搭建组织架构、制定协会章程、建立微信群,经运作成熟后到民政局注册登记。
“许多农村青年在外务工经商,他们见多识广,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比较通透,借助他们扭转村民的思想,可以更好地推动乡村建设。”横石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少怀指出,土地整合工作也为吸引返乡创业青年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建议各村着重吸收这些优秀青年进入农村青年协会队伍,调动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未来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也会优先考虑这部分优秀青年。”
群策群力◥>
青年协会模式全镇推广
赖屋青年建言农业发展
就在镇党委下达实施方案之前,新星村委会赖屋村也于2017年7月上旬成立了青年协会。
牵头组织者赖新友曾在西藏当过兵,2009年退伍后在横石水镇派出所任辅警队长,2017年6月回到新星村委会当治保主任。“当上村干部时,正值各村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较繁琐,靠一己之力很难解决。”在了解了田心村的经验后,赖新友萌生了成立青年协会的想法,他便开始联系支持家乡建设、且有一定能力和资本的青年。在清远开办公司且人脉颇广的赖小景,被推选为会长。目前,赖屋村青年协会共有18名登记在册的正式会员。
2017年7月中旬,赖屋村开始进行“三清三拆”工作,因部分村民不肯拆旧房,工作曾一度陷入瘫痪。最后,还是青年协会的会员发挥带头作用从自家拆起。赖新友介绍,在东华医院当主任医师的协会秘书长赖发荣,听说住在村里的父母不愿拆旧房,第二天便回家给老人做思想工作。“最后儿子一拍板,拆了自家旧瓦房。”在村干部、理事会和青年协会的共同努力下,赖屋村2个月内共拆700多间泥砖房。
赖新友称,青年协会成立以来共开过5次会,主要围绕家乡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除了跟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还会互相交流农业生产经验,提供种养方向和思路。赖新友在西藏时对大棚菜有所了解,加上比较熟悉相关农业补贴政策,曾提议种植大棚菜。“目前村民对这个建议还在考虑或质疑中。”他笑称。“不过,我们讨论过的百香果已经有人开始种植了。”
管理不善◥>
协会经费账目不明
部分青年选择退出
在横石水镇,田心村的青年协会资历最老。会长龙世权介绍,如今会员已发展至400多人,其中留在村里的青年有100多人。由于人多难聚齐,每年只在年初三召开青年座谈会。
协会人数众多,队伍庞大,那么,日常是如何管理的?“从未开过会,也未参加过任何活动。仅有110人的"田心村青年协会"微信群也成了平常聊天吹水的地方。”会员阿明(化名)抱怨道,“村里好多青年都心灰意冷,选择退群了。”这一点在记者走访时也得到了印证,部分村里青年对于协会态度冷淡。阿明认为症结在于协会收了会费后,并没有公示经费支出账目,“钱用在哪里,帮过谁,都没有向我们交代。”
“会费由会员自愿上交作为协会经费,主要资助村中需要治病或小孩上学的困难户,副会长龙裕坚管财务。”会长龙世坚称。上月20日,记者联系到龙裕坚,他表示,青年协会有个基金会,每年由新老会员自愿交会费,每人100元起。他强调,“经费都用来给村民做好事。”当问及支出账目是否向会员公示过时,他回应,“账目都有单据,很清楚的,每个年初三聚会时会向大家公布。未回家过年的会员,则由5个副会长分别负责电话通知。”当问及能否提供单据材料时,他说,“单据都在保险柜里。保险柜钥匙在老婆手中。她去旅游
了,不知何时回来。等她回来我再告诉你。”
新闻推荐
深企掀5G创新大潮 中国国际通信展上5G技术研发广受全球关注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9月26日至29日,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通信展)在北京举行。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