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凡
近年来,英德市桥头镇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一村一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和加强农户之间合作等多种手段,增强品牌效应和扩大规模经营,切实提高效益,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详见10月25日《南方日报·英德视窗》)。
桥头镇坪山村发展黑米种植项目以及亚婆石村种植菜心、番薯、茄子等各类农产品收益可观,从中可以看到英德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显著成效。而农产品的品牌成长作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还有更多基础工作需要做扎实。
规划保护好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村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规划保护好土地资源,除了整合现有零散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关键的是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土壤。土壤决定了农产品的品质,没有优良的土壤,乡村发展种植就没有依托。近年来,由于受人力缺乏、片面追求产量等影响,个别农户单纯从减轻劳作强度考虑,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一定程度破坏了土壤,埋下了隐患。因此,生产绿色生态产品,科学指导、有效管控好生产过程,才能确保在源头上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保障。
引进种植优质品种。好品种尤其是名优品种,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正如桥头镇引种的黑米,其营养价值与市场受青睐的程度成正比,前景可观,只要土地、气候等条件适宜,其增收带动作用显而易见。同时,在种植品种选择上,既要突出主打品种,又要实施多元化、多品种种植;既要引进外地名优品种,又要突出当地传统优质品种,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样在不同季节都可种可收,在扩大增收渠道的同时,更可以有效抵御单品种种植带来的风险。
利用平台加快产品“走出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平台,促进农产品“名利双收”。一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减轻前期生产投资压力,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利用好电商平台。当前,英德电商网络已覆盖城乡,乡村新闻官也遍布基层,加以整合利用,可为农产品“走出去”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统筹兼顾实现产业融合。随着近年来的宣介,英德农产品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欢迎。在当前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下,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创新思维,顺势而为,往生产基地观光体验、参加农事活动、农业科普等方面纵深开拓,丰富农耕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助力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本版统筹:焦莹
新闻推荐
为让我们的家园更整洁、城市更靓丽、环境更优美,遏制破坏市容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