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第二幼儿园将乡镇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助力社区教育特色发展。(资料图片)贺欢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通讯员/黄志坚)11月15日,笔者从清新区获悉,近年来,该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稳步推进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创建工作。目前,该区已通过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
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对居民开放
近年来,为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清新区把社区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不断提高经费投入。2015年至2017年,清新区共投入社区教育培训专项经费达1300万元,有效保障社区教育活动正常开展。
据了解,清新区依托区职业技术学校成立“清新区社区学院”,各镇依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立“社区学校”,各村依托村委(社区居委)成立“社区教育学习点”,目前已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区社区学院、镇社区学校、村(居)社区教育学习点”三级办学网络。
同时,清新区充分利用各中小学校园网和各职能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已基本形成社区数字化学习氛围,为全区居民接受再教育提供便利。
另外,清新区还制订了《清远市清新区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制度》等保障制度,推动各类教育资源定时、定期、有序地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教育服务。譬如建设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清新公园、松林公园、体育公园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对居民开放。
三年培训教育社区成员近百万
本月初,清新区妇联在“清新区社区学院”主办了女致富带头人电商培训班,对8个乡镇的女致富带头人、省级和市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的女负责人等50人,进行了涉及农产品选择与定位、农产品推广营销、电商运营等内容的培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清新区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区人社局、区科协、区妇联、区职校、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辖区内企业为重点,以清新区社区学院为中心,各镇社区学校为主阵地,大力开展跨层次、多样化、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活动。
同时,清新区还以区老干部大学、青少年宫、区文化馆、各镇文化站、教育交流服务中心以及各社区教育学习点为基地,大力开展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间,清新区接受社区教育的社区成员分别达到26万人、32.6万人、40.26万人。
凸显创新推动社区教育特色发展
去年初,清新区第二幼儿园的活动课程上,禾云镇擂茶、山塘镇三人燕尾龙舟等具有清新区乡镇特色的文化元素,在家长、老师的共同协作下,别开生面地呈现出来。目前,清新区第二幼儿园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创设,全园各班形成了各具清新区乡土特色和亮点的班级文化环境。
清新区第二幼儿园将乡镇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课堂,仅是清新区凸显创新推动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的一个案例。近年来,清新区尤其重视对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研发探究和实践应用,涌现出许多特色社区教育案例。譬如,清新区历史文化项目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对区内鳌头塔和三人燕尾龙舟进行专题研究,出版作品集《踏遍中宿寻古韵》,对古中宿文化基因进行了整理组合,从2011年至今每年出版一集。
此外,清新区还出版了社区教育系列教材之《本土文化教育》,该教材应用于社区教育提高全区居民素质,为助推文化清新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食品经营许可证。贺欢摄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通讯员/陆志强)10月25日上午,清新区开展第九次综合执法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