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女子监狱在服刑人员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信息时报记者 陈引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 “都进来坐牢了,还学这些法有什么用?”“就是因为不懂法,我们才进来了!再不学法,你这牢就白坐了。”这是广东省女子监狱的两名服刑人员学习宪法时的一段真实对话,这段对话被编成快板节目呈现在参加监狱开放日活动人员面前。
法律志愿者现场解“心病”
今天是全国第五个宪法宣传日。前日,全省监狱“宪法宣传周”暨监狱开放日活动在省女子监狱举行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省监狱管理局向全省服刑人员派发7000册《宪法知识读本》,指导服刑人员学法懂法。
活动当天,女子监狱特安排9名中山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进监区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3岁的李晓美(化名)是一名2岁小孩的母亲,余刑1年11个月。去年4月因一宗保健品诈骗案被抓后,孩子父亲提出离婚诉求,“若离婚孩子判给对方,我都不知道怎样面对以后的日子。”李晓美想极力争取小孩的抚养权。志愿者详细分析她的案件并解答,李晓美坚定了争取孩子抚养权的信心,“宪法保障每个公民合法权利,服刑人员同样享受权利。”
多措并举提高假释率
服刑人员阿军(化名)因抢劫罪获刑3年,余刑10个多月,提交假释申请后,当地司法局已同意接收。阿军将自己的犯罪归结为“不懂法律”,现在学习假释期间法律规定,“不能再犯错”。
“今年的假释案件应该会超200件,”英德监狱监狱长刘杨告诉记者。2018年为切实贯彻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监狱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假释适用率。目前,英德监狱的假释适用率为2.4%(占押犯总数),裁定率为95.15%,相比2016年的14宗,2017年的61宗,有较大幅度增长。
据介绍,为解决了服刑人员财产性判刑履行难的问题,监狱开通了便捷缴款“绿色通道”,服刑人员可以提取劳动报酬履行财产性判项,这给安心改造、积极履行财产性判项的罪犯创造机会、提供便利。启动至今,服刑人员提出申请达843人次,缴纳金额达70余万元。
互动节目卸下他的心理重担
今年34岁的于进(化名),从部队转业后,暴躁脾气一直没改,6年前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于进入狱时,儿子才4岁。今年,妻子告诉他儿子在学习上越来越不用心,性格也很任性。
今年,英德监狱独创“心理面对面”互动节目,每月邀请嘉宾,现场为服刑人员解答心理疑惑。于进向监狱提交了关于培养孩子性格的难题,鲁东大学教授苏春景为于进提供了建议。
记者了解到,“心理面对面”节目解决的不只是于进一个人的心理负担。英德监狱有约7000名服刑人员,其中1000多人为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重刑犯,不少人心理压力极大,急需专业人士提供针对性帮助。目前英德监狱共有122名干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其中20人为二级。
新闻推荐
中国丛林越野系列赛在英德开赛 180多位车手上演“速度与激情”
中国丛林越野系列赛在英德开赛,来自全国各地54支车队的180多位车手参赛。11月24日,2018CFCR中国丛林越野系列赛(广东英德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