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素有“中国温泉之城”美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遍布全市8个县(市、区)。资料图片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清远温泉产业30年来持续升温。资料图片
“真山真水真温泉”是清远温泉亮丽名片。资料图片
近日,随着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华南地区,地处粤北的清远已是凛冬将至。然而,凛冽的寒风却“吹热”了清远温泉旅游,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汤客”纷至沓来,在清远尽享冬日泡汤的乐趣。
清远素有“中国温泉之城”美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遍布全市8个县(市、区),而“真山真水真温泉”则是清远温泉亮丽的名片。建市30年以来,清远温泉产业伴随着城市共同繁荣发展,全市温泉景区已从建市初期的1家,发展到如今的30多家,并拥有AAAA级温泉景区6家。
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清远温泉产业30年来持续“升温”,目前已形成融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运动健身等功能为一体,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依托的旅游特色产品,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乘着清远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东风,清远温泉产业正在积极谋划未来30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底气
广东首个“中国温泉之城”水温最高可达77℃
日前,由清远市旅游局主办的“清泉润心·共鉴温情”2018清远温泉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来自省内部分地级市的旅游部门、企业代表、主流媒体的近300名嘉宾参加活动。在向嘉宾推介清远温泉资源和产品时,市旅游局局长林闻表示——清远“真温泉”绝对毋庸置疑。
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广东温泉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全省温泉品质认证工作,但首批“真温泉”认证结果揭晓后,“中国温泉之城”清远却无一家温泉上榜,一时间在广大游客心中“激起千层浪”,也引起了清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清远温泉的优势就在于"原生态、真温泉",我相信在第二批省内"真温泉"的名单里,一定会有清远温泉的名字!”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林闻信心十足地说道。
之所以如此底气十足,林闻表示,这是因为早在2006年清远就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称号,又在2011年升级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温泉之城”。
根据国家标准,水温达到34℃以上才能被称为温泉,而清远温泉水温最高可达77℃,温泉水中普遍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有的甚至达到了国家医疗矿泉水标准。因此,清远温泉既是名副其实的“真温泉”,也是防病祛病的“养生泉”。
2018年1月,广东省第二批温泉品质认证结果揭晓,清远聚龙湾天然温泉、德盈新银盏温泉、广东第一峰天泉被认定为“真温泉”,打破了此前外界对于清远温泉品质方面的疑惑。
缘起银盏温泉成为“拓荒牛”曾跻身“广东六大温泉”行列
目前,清远全市已发现温泉资源26处,占全省温泉产地总数的8%,温泉产地累计探明供量为31720立方米/天,日开采量累计8500立方米,年累计开采量约170万立方米。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优势,但清远温泉产业发展却比省内外许多地区慢了“半拍”。
1988年清远建市之初,清远银盏温泉宾馆挂牌成立,成为全市首家温泉旅游景区。“在1988年建市之前,银盏温泉只是承担一些接待任务,并不对外经营,直到温泉宾馆成立后才开始接待游客。”清远市银盏温泉开发总公司工会主席梁永亮介绍说。
据介绍,银盏温泉始建于1979年,原为广东省林业厅设在银盏林场的干部疗养招待所,也是当时国家林业部直接掌握的全国四个林业系统干部休假疗养场所之一,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外友人。银盏温泉不仅是当时清远首屈一指的旅游品牌,而且跻身“广东六大温泉”行列。
1991年,清远市政府在原银盏温泉宾馆的基础上,批准成立正处级建制的银盏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处,199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银盏温泉是清远唯一一家温泉旅游国企。
发展
老景区上演“变形记”清远温泉产品特色鲜明
同银盏温泉类似,清新温矿泉也是清远一家老牌温泉景区。1998年开门迎客伊始,便接待过中国男足集训。由于范志毅、郝海东、孙继海、李铁等一大批足坛名宿都曾在此训练,清新温矿泉凭借着优越的接待条件,一时间名声大噪。
虽然有过光辉岁月,但转眼间20年过去,清新温矿泉却因设施陈旧而陷入沉寂。面对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清远许多温泉老景区也都面临着改造升级的现实压力。
令人欣慰的是,清新温矿泉近年来成功获得了香港新世界集团的投资,自2014年开始全面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将成功上演“变形记”。随着一座高标准温泉度假酒店未来建成开业,清新温矿泉也将彻底“脱胎换骨”。
作为清远温泉的老牌劲旅,银盏温泉凭借着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发展速度。自2006年开始兴建户外半山温泉池以来,该景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春”。开业30年以来,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左右,通过打造森林温泉主题,年游客接待量不断攀升。
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清远温泉景区酒店数量目前已达30多家,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佛冈县)、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阳山县)、奇洞温泉度假区(英德市)、森波拉度假森林(佛冈县)、新银盏温泉度假村(清城区)、清新温矿泉(清新区)已跻身AAAA级温泉景区行列。
数量增长的同时,清远温泉产品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美林湖温泉主打欧陆风情,英德天鹅湖茶语温泉则弘扬茶文化,佛冈熹乐谷温泉凸显“高大上”风格。此外,树上温泉、奇洞温泉也是省内别具一格的特色温泉产品。
突围
着力提升性价比优势打造“温泉+”产业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清远温泉景区目前在主流旅游预订网站上的票价和房价,相比周边城市的同类景区平均低30%-50%左右,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我们每个人最低只要100多元,就能在温泉景区住一个晚上,感觉清远温泉景区的性价比很高。”来自广州的游客黄先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银盏片区开发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清远温泉产业集群逐渐向佛冈、清新、英德等县(市、区)辐射。记者在国道106线佛冈段看到,这里已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温泉大道”,不到1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近10家温泉景区,而所在镇也以“汤塘”命名,凸显出温泉旅游产业在当地的重要地位。
2018年1月初,广东温泉大会在这条“温泉大道”举行,众多专家学者、行业大咖济济一堂,共同规划和设计温泉产业未来发展蓝图。大会提出的“温泉+”产业发展理念,也将成为清远温泉产业升级增效的新方向。
目前,清远温泉景区已形成高中低档并存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涌现出英德宝晶宫天鹅湖、佛冈勤天熹乐谷等一批高品质温泉度假酒店,展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但从总体上来看,相较周边城市的温泉景区,清远温泉总体品质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酒店、餐饮等方面的硬件水平亟待提升。
记者了解到,清远温泉景区正在以“温泉+”理念实现融合发展,积极与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各领域对接。
声音
“温泉+美食”清远温泉着力提升产品内涵
在2018清远温泉旅游文化节期间,主办方举办专家论坛,邀请李进茂、史寿山等专家学者,为清远温泉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传经送宝。
“中国数千年文明史证明,康养是温泉发展的终极方向。”作为广东省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温泉行业协会创始人李进茂在论坛上强调。
据介绍,温泉康养功效早已在《本草纲目》等古典医学著作中被验证,温泉能够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甚至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温泉+康养”是清远未来可以借鉴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希望能够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将温泉康养纳入到医保范围内,进一步发挥温泉防病祛病的积极作用。
在论坛上,广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史寿山以《温泉旅游+乡村旅游,推动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阐述了自己对清远温泉产业发展的思考。“清远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指导,推动温泉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使温泉旅游入乡随俗、接地气。”他表示。
在“温泉+农业”方面,史寿山建议清远温泉景区不妨打造“温泉旅游+乡村美食+农特产精品”的产品包,开发特色美食,举办展销活动,让游客既“泡汤”又“饱肚”。
■镜鉴
“一中心四板块”
扬州温泉的发展路径
江苏扬州素有“早上皮包水(喝茶),晚上水包皮(洗澡)”之说,该市于2013年底获得国土资源部授予的“中国温泉之城”荣誉称号,也成为了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第一个“中国温泉之城”。
近年来,扬州有关部门助推温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扬州“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一个中心、四大板块”的温泉产业总体布局,提出加快推进瘦西湖等8个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
在“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策略方针指导下,扬州打造一批精品温泉旅游龙头项目,努力跃升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温泉产业集群地和温泉旅游目的地,并打造国内一流的基于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绿色低碳”示范区。
扬州规划建设27个项目,涵盖全国五星级温泉项目10—15个、国际顶级康疗温泉项目3个,以及地热集中供暖制冷示范项目,并将其作为温泉产业发展建设的落脚点,进一步提升扬州“中国温泉之城”产业质量,支撑“中国温泉之城”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美丽乡村有人建缺人管? 佛冈人大开展专题审议,为管护措施支招
在乡镇,农村垃圾清理大多依靠拖拉机进行转运。程浩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村民觉得美丽乡村建成与否和自己无关,后续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