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塘温泉泉眼。(资料图片)
■佛冈高岗镇元宵上灯习俗“豆腐节”是此处独有,图为村民正在做豆腐。(资料图片)
■勤天·熹乐谷温泉。(资料图片)
清远佛冈,距离广州一小时车程,地方不大,但“五脏俱全”,恰可用“山清水秀,其乐无穷”来形容,尤其是位于佛冈县南部的汤塘镇,这个北纬23度+的小地方,有着广东最早历史文字记载的“第一热水塘”,“热水塘”即温泉,汤塘也因此成为了“温泉”的代名词。
汤塘温泉独一无二,在温泉界可谓出类拔萃,但除温泉以外,它还有很多……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1、广东第一泉 高热泉里养生息
让我们先从温泉说起……
清远佛冈所在地,堪称广东省最大“温泉集聚地”,如果说“食在广州”是广州市的城市属性,那么“泡在佛冈”,便是佛冈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佛冈全县的温泉星罗棋布,尤以汤塘、石角、水头、迳头等含不同元素的地热温泉著称,其中汤塘的“氡”温泉最出名,珍贵且稀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
汤塘温泉据说有近1500年历史,源自汤塘村前一口温泉泉眼,天然温矿泉自地底200多米深处喷涌而出,温度最高可达87摄氏度,日涌量约4000立方,属于高热泉……
也因此,汤塘镇因汤塘村而得名,汤塘村因“温泉眼”而出名,广东省内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温泉就出自这里,汤塘温泉还有“广东十大名泉”之称,来汤塘如果不“泡汤”,那基本上跟没有来过一样。
2、上岳古村落 镬耳墙里度春秋
“天上雷公凿,地上上下岳”,是的,佛冈不止有温泉,还有历史的厚重和底蕴。
佛冈上岳古村,民居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有600多年历史,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最鲜明的是岭南建筑风格突出的镬耳墙,又称“鳌头墙”,取“独占鳌头”之意,据传在元明清时代,镬耳墙是要有功名的人才有资格建造的,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之一。
上岳村这里的镬耳楼墙檐多为灰底白画的卷草图案,部分有立体灰塑图案,另有五龙过阶、五龙过脊等特殊建筑形式,是清代显贵家族的建筑特色,数量之多,在广东省内都属罕有。
“井水不竭解乡愁”,也是上岳村的写照之一,村里古井现存二十座,有三口超过百年历史,大部分仍在使用,村民用井水煮饭泡茶、洗衣冲凉。对水井充满崇拜的人们还创造出了“井神”、“井龙”和“井鬼”等形象加以祭祀。
3、佛冈豆腐节 洁白粉嫩祈祝福
佛冈高岗镇独有的元宵上灯习俗豆腐节,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公元1609年正月十三,社冈下村林氏家族上一年生下男丁的村民到祖祠上灯食斋,一人切完豆腐不小心甩到另一人身上,新衣被弄脏的不甘心,也抓起豆腐往前一人身上扔,由此引发一场“豆腐大战”。后演变为“掷豆腐”兴旺添丁之意,代代相传下来。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便由林氏村民上年生下男丁的家庭为代表组成“新丁会”,负责集资并确定丁头(组织者)和头丁(最先出生的孩子),在村内三座祠堂上灯,集资款一部分用来买豆腐,由本村一户人家专做,其他人也可捐资。正月十二日上午10时去祠堂清扫和做豆腐,正月十三日中午12时接灯,下午2时,豆腐被运到指定地点,全部添丁者集中在祖祠“上灯”,走出祠堂便是“豆腐大战”,被豆腐掷中的人会觉得好兆降临。
4、竹山出粉葛 清甜滋味在心头
汤塘镇竹山村,出产粉甜无渣的粉葛,用来煲汤、焖腊味都好,是当地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竹山粉葛外形看起来很像一枚橄榄,块茎部分没什么须根或分叉,葛味浓,葛肉是淡淡的乳白色,皮薄、肉香、质嫩,这个季节正是当时得令的食材,广东人讲究“不时不食”,还有“春吃芽、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的说法,粉葛吃的就是其块茎部分,也就是根部,清热解毒,滋补益气。
新闻推荐
佛冈开展“佛冈创文我满意 携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晚会 争做文明创建的 支持者参与者
佛冈县委副书记、县长余爱国为2018年优秀志愿者颁奖。南方日报讯(记者/魏亚男通讯员/郑艳芳)近日,团县委联合县创文办在佛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