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外嫁不过三年,村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整洁靓丽示范村,作为张屋村的外嫁女,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近日,英德市桥头镇潭坑村委张屋村小组一位外嫁女回娘家探亲时看着村里的变化感慨道。
张屋村位于桥头镇南部,村里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近年来,该村在桥头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和理事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土地整合工作,让原本破旧的乡村蝶变成公园式的村庄。如今,张屋村还被评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两村小组优化合并选出“能人”治村
张屋村原本分为张屋第一村民小组和第二村民小组,考虑到两个村小组是同宗同族又在同一地域居住,该镇决定把两个村民小组优化合并为一个村民小组,组建“张屋村民小组”。
合并为张屋村民小组后,该村选举德高望重、有号召力的村民张邦池为村党支部书记兼理事会长,并把一些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好,有致富能力的中青年村民吸收到党组织中。通过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实现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凡本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项目大额资金使用,比如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承包和租赁,集体资产处置,公益事业经费筹资和建设方案等,都先由党组织会议和理事会讨论决定。
在党支部和理事会带动下,张屋村把周边5.8公里狭窄的山路,改建成3.5米宽的硬底化乡村公路;还投入72万元建起了党员活动中心、理事会大楼、文化广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引得村民纷纷为村党支部和理事会点赞。
党员干部作表率树标杆积极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是“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期间村党支部和理事会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初始阶段十分艰难,因为涉及到部分村民利益。”张屋村党支部书记张邦池告诉记者,村内部分老旧泥砖房需要拆除,但一些思想顽固的村民无论怎么做思想工作都不肯让步。
“所幸村中的党员和理事会成员都很好地发挥了带头作用。”张邦池说,当时村里一位党员的泥瓦房也要拆除。尽管这位党员在三个月前才帮房屋装上新的铁皮瓦,但他还是二话没说,迅速将其拆掉。该党员的行为让此前顽固的村民为之动容,心服口服地把自家泥砖房拆了下来。
考虑到部分村民拆除旧房后,需在新地方规划建楼房,张屋村以每户160平方米的标准给拆迁户建新房,但需缴纳按金500元给村集体,如能在三年内建好,村集体将500元归还,如超出规定时间未建楼,500元按金则交为集体收入,并收回土地。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张屋村的土地得到有效保护,杜绝了乱建乱占乱搭建现象,使“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土地整合村集体收入翻了50倍
农村要实现振兴发展,土地是核心。桥头镇以土地整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整合工作中。
张屋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丈量土地,成员界定,划分田地等程序,实现了“一户一地或二地”耕地整合,并建有4条长约6公里的机耕路。如今,张屋村的耕地已变成“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地平整,机可耕”的优质土地。此外,连片的耕地和便利的机耕路网,使张屋村耕地的租金从未整合前每亩70至100元,上升至1000元到1300元,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原来的1070元增至59000元。
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吴权瑞
新闻推荐
英德市2018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 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英德市召开2018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焦莹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童玲卢朝龙)近日,英德市召开2018年人才工作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