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家长教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陈咏怀摄
近年来,英德市第六小学立足“品正文化”建设,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通过实施“品正文明班”评比制度和“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安全和纪律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品行端正”的优良品质。
另类“寒假作业”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希望同学们在假期里,能自行安排一项家庭感恩活动,如为家里大扫除,或者为父母、长辈做饭、洗衣、整理家务……”1月18日,在英德六小的散学典礼上,学校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道另类“作业”,如做一次家庭感恩活动、写一对春联、画一幅画、做一顿饭、做一件好事等。
“之所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就形成品行端正的优良品质。”英德六小副校长林乐娟告诉笔者,寒假期间,孩子们暂时离开学校,通过布置这些另类“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林乐娟表示,除了教学以外,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是该校一项中心工作。此次“作业”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品正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从而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家长义工志愿服务队
守护校门前“安全线”
散学典礼结束后,英德六小家长义工志愿服务队开始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志愿服务工作:疏导校门口交通,护送孩子过马路。看着有序的交通路况和孩子们安全离开的背影,志愿服务队队长林彩霞不由心生欣慰。
英德六小位于英德市区中心,每天上学前20分钟正是车流量高峰期,而学校大门面向主干道,车流穿梭,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去年5月,英德六小与家长委员会成立了“家长义工志愿服务队”,在每天上学时间,由家长义工协助学校和交警部门疏导交通,组织孩子排队并护送其过马路。
“虽然志愿服务会影响少部分家长及时接送孩子,但校门口整体的交通状况会大大改善”,持续一段时间后,校门口交通现状变得井然有序,不少家长自觉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
“家校共育”
让家长当“特别”老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除了日常的教学,英德六小还实施“家校共育”教学模式,让家长结合各自专长和工作特点走进课堂,面对面与孩子进行活动,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视野。
去年11月,英德六小与学校家长委员会联合举行了三次主题班会,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课外知识。如当消防员的家长现场为孩子们讲解防火安全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退伍军人家长对升旗手进行规范化训练和指导。“学生家长们来自不同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都是每一名学生身边最宝贵的资源。”林乐娟说道。
“开展"家长走进课堂"活动,最大收获是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度。”林乐娟表示,如今学校家长会,父母都踊跃参与,还会积极提出利于学校管理的建议。
陈咏怀何秀梅丘晓丹
新闻推荐
鲁凡近日,在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公布了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英德市波罗镇古道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