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
每年春节假期过后,又到了村里人准备外出务工的日子了。作为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谭永连每年春节后到广州去打工,离别时总是带着对年事已高的父母以及小小年纪的子女的不舍和忧愁之情。这两年,谭永连终于告别了这种不舍和忧愁。“我现在是在村中的厂里做工,俗称的家门口就业,2月14日才上班。”四十出头,眼角留着浅浅鱼尾印记的谭永连乐呵呵地说着。(2月17日《清远日报》)
看得出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谭永连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十分满足的,她的心里感到踏实而幸福。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五个人来概括,那就是“家门口就业”。因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她不用像往年那样,春节还没有过够,就得匆匆忙忙返回打工的城市;也不用每年到了年底,就要为了顺利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而绞尽脑汁。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所以她能够在不耽误工作和挣钱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子女,陪伴家人,弥补以往无法弥补的遗憾。
中国向来有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的说法,现在元宵节已过,年也算正式过完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又开始返城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又不得不面临和家人分别的不舍,意味着他们的孩子又结束了有父母陪伴的短暂日子,重新成为留守儿童。那么如果这些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像谭永连一样,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就业,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用谭永连的话说,虽然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上班,收入要比现在高一些,但是与陪伴、照顾家人比起来,他们宁愿少挣点钱,也愿意在家门口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期盼着“家门口就业”能够成为清远的一种新常态,让更多清远人可以在家门口获得工作的机会,能够一边挣钱养家,一边照顾孩子和父母。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点。
首先来说,要在“广清一体化”等大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清远土地、劳动力充足的优势,通过广州乃至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清远投资设厂。有了企业,必然需要劳动力,这是解决清远当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前提。为此,清远市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投资设厂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其次,充分利用新一轮精准扶贫的政策利好,为农村居民寻找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谭永连之所以能够得到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正是得益于自2016年5月连樟村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从那时候开始,村里便陆续出现多个扶贫“造血型”项目,引进的佳美达玩具公司连樟村加工点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最后,要引导村民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而言,随着近年来清远经济、社会的发展,清远本土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从工资待遇、福利水平等等方面来看,确实还没法同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清远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收入,主动放弃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如何取舍,就需要我们好好算一笔账了,毕竟不是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用工资多少来衡量的,比如子女的成长,教育等等。所以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尽快转变就业观念,让“家门口就业”成为一种新常态。
□周伟林
新闻推荐
新牧网消息,1月25日广东活禽市场肉鸡价格持续下滑,市场出货量环比持平,外来务工人员逐渐返乡回流,批发商反映市场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