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清城新闻 清新新闻 英德新闻 连州新闻 佛冈新闻 阳山新闻 连山新闻 连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连州新闻 > 正文

连州九陂村民自筹千万元建美丽乡村,整合超两千亩土地规模经营 村民自治 奏响美丽乡村建设交响曲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2-22 06:17   http://www.kcqsx.com/


▼通过开展村民自治,连州市九陂镇奏响了美丽乡村建设交响曲。图为整洁美丽的飞鹅岭村一角。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摄

初春的午后,沿着蜿蜒的环山公路来到连州市九陂镇桐油坪村,阳光下的小山村干净整洁,村民们正在村公共水池里洗衣,孩子们在公共娱乐场地上嬉戏,洋溢着和谐安宁。

曾经的“垃圾村”,成为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一员。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该村被确定为村民自治试点单位。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该镇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村子实现了从无人管、无人理到有人管、有人理,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下移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心,自然村建立了党支部,村事村务有了带头人;下移村民自治重心,激发了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要我建”到“我要建”的你追我赶竞争氛围;下移公共服务重心,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便民惠民,由原来的群众跑腿变成了干部跑腿。

由此,自然村长期以来“沉睡”的村民自治活力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激活——村级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提升。

试点以来,100%的村都有干部真正负起责任,38个村的村干带领村民只用3个月便完成了浩大的“三清三拆”工程;村民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美丽乡村,整合土地资源2112亩发展规模经营;化解了村中较大矛盾纠纷100多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多项,代办事务20000多件。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通讯员何祥振欧阳剑斌黄文

从消极变积极“村民治村”体现村民意愿

以前,一个村委会下面要管十多条村,和其他乡镇一样,九陂镇在开展基层群众自治试点之前,体现不出村民自治的涵义。

“比如白石村委会,以前下面有20个自然村,只有5、6个村干部管理。”九陂镇党委书记唐齐强道出了此前村级管理模式的短板。

早在1999年,连州市辖内的许多管理区改为村委会,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体现民主,但在管理体制制约下,一些村务管理体现不了村民的本意。

“现在我们九陂154个自然村改为了村委会,没有了自然村一级,村委会直接对接镇政府,不论是办事还是管理,都更能体现村民意愿。”唐齐强说。

自从实施村民自治后,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让村民一起来参与决策。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九陂镇的魏屋村和墩仔村,两村子紧紧相接,都是人口不足200人的小村。九陂河三家村河段在两村中蜿蜒而过,河水清澈,300多米的河堤美观时尚,两旁还有花草点缀。不少村民说,看着“高大上”的河堤,村子里顿时有了一点城市的味道。谁能想到,此前该河流两旁却是杂早丛生、垃圾遍野的景象。

“实施村民自治,党支部下移后,我们村有了自己的"四套班子",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理事会的组织结构让村子管理起来更顺了。以前一年才开一两次会,有了班子成员后,经常一两个月就开始一次会。有什么事都会聚起来谈一谈,商量如何办。”魏永光说。

村民自治实施后,正逢村子里开展“三清三拆”,村干部带着村民去看其他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很受触动,“为什么其他有着七八个姓氏村民的村子都能搞好?而我们村就一个姓氏反而搞不好?说出去很没面子。”

回到村子,村中家家派出代表召开村民大会,集体通过表决一致同意支持建设美丽乡村。村民开始自发筹、自发建,其中,魏屋村的村民自发筹资9万多元开展“三清三拆”,有村民捐资2000多元。最终,两个村40多间旧屋只用了20多天便全部拆除。

“村民自治后,村民从消极变成积极,有了你追我赶建设家乡的意识。”对于魏屋、墩仔村民自发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来源,四联片区党总支书记、服务站站长曾记红一语中的。“现在基本上是小事情不出村。只有遇到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才会上交到我们服务站来协助解决,村民自我治理成效显著。”

而今,两个村子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荒地变成了文化室。“现在的村子和以前相比就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变化太大了。现在村里到处都很干净、好看,大家相处也很和谐,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魏屋村的魏奶奶说。

从被动到主动“村事共商”让村民更团结

“以前的蓝屋村被人称为"烂屋村"。”蓝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远忠笑着说,村子破旧不说,每家每户还都把鸡放出来,村里到处都是鸡粪。

根据本村的实际,经村户代表大会商议,蓝屋村制定适合本村推行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既包含了一直延续下来的古训、家训、家风,更涵盖了公共利益、抵制封建迷信以及保护环境等内容,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村规民约》规定要实施“三鸟”圈养,刚开始,也有个别村民违反规定,依然把鸡放出来。“村干部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把放养的鸡抓到村的祠堂里,户主到祖宗前去领回,脸上也不光彩。”蓝远忠介绍。

自从那次以后,蓝屋村便再也看不到满地乱跑的鸡和随处可见的鸡粪了。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2015年,蓝屋村建成美丽乡村并顺利通过清远市验收,2016年荣获“广东省卫生村”的殊荣。

在蓝远忠看来,实施村民自治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实现了村事共商。“以前有什么事都在行政村开,最终的决定并没有代表村民的意思,村民很被动;而现在是自己村每家每户派代表商量村中的大小事,主动为村建言献策。”

现在,村里的大小事都会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形式来确定。“比如在资金方面,由于少了中间行政村的环节,更快落实到位。我们也可以直接向上级争取一些建设资金。”

“以前村民有被动的心态,等靠要的思想很严重,现在不论什么事,村民都十分主动。”蓝远忠说,以前村长威信不高,因为村民认为村干部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现在村长是村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真正带领村民办事的;以前,村民出钱出力都是被动的,现在,村民筹资筹劳都是主动的;以前,村里的事是有钱才干,现在是没钱大家也要筹钱干。

村子和村民的变化,说明了九陂镇实施的村民自治模式便于实现直接民主,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村民对本村发展和治理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参与积极性,自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无为到有为“民事民治”让村民成为主人

“凡事有商量,村里的事情自然搞得好。”飞鹅岭村党支部书记李齐古对村子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作为村小组,我们村很多事做不了,现在我们有了"四套班子",有了《村规民约》,干部群众干事动力足,管理有依据。”

以前的飞鹅岭,村头朝着大山,村尾对着田地深坑,一头一尾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实行村民自治后,飞鹅岭把修路列为重要事项。为了改善交通,村干部决定带领村民修新路,按照规划,新的进村公路从村尾直通到外面的公路,把村尾变成村头。

修路过程中,涉及到村民的地块时,村民们自发让出地块,有村民让出了自己家的一亩多菜地。建设时,村民也积极出工出力,经过的4个月施工,一条长140米宽16米进村公路建成,村民进出变得更方便。

“包括修路在内,其实任何一件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我们都会开会商量。”李齐古说,飞鹅岭村已经形成了村党支部提事、村委会执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事、村民理事会协事、村民代表大会决事这样一套民事民治的办事流程。

“村民自治后,群众真正有了主人翁的感觉,大事积极参与,小事也更自觉了。”他说,以前时不时会有外村的垃圾车倾倒垃圾到村道上,村民见到了也不管不问。“那时候有村民认为村里的事都是村干部的事情。”

“现在村民一发现有车倾倒垃圾,立马就会上前制止,然后打电话给我。”李齐古说,村民的意识实现了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

“现在村子各种配套很齐全,家家户户门口都通了水泥路,村里干净又漂亮,住得很舒服。”64岁的李国全老人说,现在的村子一年变一个样,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靓了。

据了解,当前,已经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飞鹅岭村正在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我们村距离城区只有3公里,距离工业园区仅一条公路之隔,消费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对发展村集体产业很有信心。”李齐古说,村里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庄、民宿与休闲旅游,提高集体与村民经济收入。

村里的四合院是飞鹅岭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和亮点。“这个四合院包括了农庄、民宿、娱乐等内容,再配合30多亩的后山公园和30多亩的采摘园,打造一个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此外,第二期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李齐古说,四合院预计将在3月建成投入运营,预计能给村集体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

■亮点

尝试激励机制

解决村干部工资问题

谈及村民自治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李齐古认为,解决村干部的工资问题刻不容缓,“现在我们村主任的年工资500元,村委干部年工资300元,村书记没有工资。长此以往难以调动村干部的干事激情。”

对于这个问题,九陂镇党委书记唐齐强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同时要提高村干部在岗合理待遇,这样才能够让村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

为此,该镇印发了《九陂镇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机制指导意见》,各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表决,制定出确保村干部在管理村中事务中享有一定的待遇报酬的保障制度,比如由市相关部门引导各村委会,在支部党建经费中30%可用部分、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集体留成部分、村委会集体其他经济收入等集体可支配经费中,提留部分资金对村干部进行适当补贴。

目前,飞鹅岭村已经开始尝试激励机制,通过落实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机制指导意见,以兴办实体经济,依法制定章程、治理方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为方向,从而盘活“三资”,培育“一村一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最终按照实体经济集体收入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的模式,将经营性收入按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待遇发放。

“如果今年村集体收入达到规定的标准,我们就按照方案给村干部发放工资。”李齐古说。

新闻推荐

2018连州十大新闻人物新鲜出炉!

成龙华。成华军。黄惠滟。黄教培把老人扶起,一旁的陈心怡用手机拨打120和110进行求助。吴扬海。谢文坚。陈青云。周九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连州九陂村民自筹千万元建美丽乡村,整合超两千亩土地规模经营 村民自治 奏响美丽乡村建设交响曲)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