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蒋生仍笔耕不辍。文/记者曹龙彬特约通讯员黄余武
图/记者李忠
一家出了两位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家中藏书4000多册,曾被评为湛江市“十大优秀书香之家”、“十大最美家庭”、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日前,记者慕名走进雷州籍作家蒋生的家庭,听他们讲述书香家庭的一些故事,以及他们的夫妻情、文学梦、赤子心。
用眼过度曾失明
由于家里贫穷,蒋生只读了4年半小学就被迫辍学务农,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他的父亲常常给他讲古代名人无师自通、苦学成才的故事,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好学自强之心。每天劳动一回来,他就埋头看书、写字。《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都被他想方设法借来,废寝忘食地阅读。
蒋生狂热地看书学习,由于营养不良、用眼过度,而且晚上仅靠煤油灯来照明,他的视力越来越差,甚至一度失明。
蒋生患眼疾5年,多方寻医问药,难以治愈。后来,他的朋友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成都有一名国内著名的中医眼科专家,曾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疗眼疾……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光明和希望。于是,他便在视力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摸索着给眼科专家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自己的情况。
眼科专家复信后,蒋生一个人带着家里仅借到的200元钱,坐了3天3夜的火车,从湛江一路摸到成都(当时火车费32元左右)。为了找到眼科专家看病,他再次写了一封恳求信。当时,眼科专家已经70多岁,而且自己身体不好,已经很少出诊了。但蒋生在那里等了17天,眼科专家最终受其感动,到医院为蒋生看病。眼科专家到门诊室为蒋生问诊时,蒋生又给他递上一份陈情书,他读着更是深受感动,连身边的助手看了也忍不住流泪。终于,蒋生以自己的顽强和诚心打动了眼科专家,他用独特的中医疗法,使已经陷于黑暗中的蒋生重见光明。
蒋生在去成都寻医治病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眼科专家的精心治疗,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有给他捐钱的火车乘客,有帮他订饭、带路甚至找旅店的素不相识的人。他在投店住宿时,还得到袁巧珍、叶重义等人的悉心照顾。后来,他把这些真实故事都写进了作品《情悠悠》里面,书中洋溢的正能量感动了众多读者。
千里姻缘一“文”牵
生活的贫困处境,曾让当时已属大齡青年的蒋生放弃了爱情的温暖。然而,意料不到,他的文章成了他婚姻的一线牵。
上世纪80年代初,蒋生的作品频频发表,其中有一篇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竟使粤北连山县一位名叫李意芬的姑娘产生共鸣,双方成了知音,于是有了书信来往。
“因为我从他的来信中,了解到他为了读书学习和文学创作的梦想,在困境中不懈地努力着,我不由得对他产生倾慕之心。”李女士说,通过鸿雁传情,她毅然从两千多里外的连山问路而来,追求自己的爱情。
李女士来雷州前,在广州发电报叫蒋生到县文化馆接她,镇邮电所却将他姓名中的“蒋”字错写成“蔡”字,他没有接到电报。可巧的是,就在那天,蒋生带纪家萃文文学会的会刊文稿到文化馆排版付印时却相遇了。“也许是,我与妻子的姻缘是老天注定的吧!”蒋生说。
刚来雷州时,许多人都认为,李女士不会跟着蒋生生活下去。其原因:一是蒋生家很穷,欠债很多;吃的几乎都是番薯丝粥,极少见大米;住的是破旧茅房,一个白嫩嫩的年轻姑娘,不可能吃得起这苦。二是蒋生的年纪比女方偏大,很多方面不如女方,并且女方家人极力反对。
从来不敢“非分之想”的蒋生,一开始也认为这只不过是情窦初开的文学女青年的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并不想拖累李女士,想让她收回念头。他还郑重向李女士申明,自己曾患眼疾,将来有可能再次失明。可是,李女士不但对这些毫不介意,还坚定地说:“你将来如果瞎了,我有两只明亮的眼睛,可给你移植一只!”
结婚30多年,夫妻俩相濡以沫,艰苦奋斗,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我感谢妻子,她吃苦耐劳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在我的工作之余催促我写作;我感谢妻子,她让我在写作这条路上鼓起勇气,逐步走向成熟,创作了许多作品。我在写作上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一半是靠自学的,一半是被妻子"逼"出来的。”蒋生深有感触地说。
“书香之家”育桃李
蒋生和妻子都是文学爱好者。妻子不但背井离乡远嫁给他,当初来雷州时还为家庭作出了牺牲——本来她也创作发表了几篇作品,并有一篇作品获得有关征文奖,但为了让蒋生做好工作和走出一条文学之路,她舍弃了自己的文学梦,种地制鞋什么都干。在孩子很小时,他们就很注重对孩子的文学熏陶和写作能力培养。
他们的女儿蒋瑞明,出生于1987年。由于长期写作,且家里藏书很多,女儿从小就爱看书、爱写作。她14岁时,写了10万字的小说《上天红娘》。蒋生一开始还不知道,后来才发现了这个“大大的惊喜”,当时真是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女儿当时确实还太小。那时,女儿主要用练习本写,单行的、格子的……各种各样的练习本,随手一抓就写。这本10万字的小说,女儿仅用近一个月时间就写完。因为书中有些主角是班中的同学,身边的同学都追着看,也催着她写。
女儿在17岁时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梦星》。她有点儿名气了,然而作品的诞生除了带来鲜花和掌声外,还有个别人的质疑。因为女儿当时年龄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蒋生的代笔之作,当然后来这也成为了笑谈。蒋瑞明20岁时又出版10多万字小说《阳光时空》。2007年,她被鲁迅文学院破格录取为该院高级研讨班(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2008年,她获第十届湛江市文化艺术精品奖“新人新秀”奖;2011年,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短篇小说优秀奖,还发表多篇短篇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等作品。22岁时,她被广东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当时是湛江籍最年轻的女作家。
蒋生和女儿对于写作有不同的认识。他写任何东西,都会每个字反复斟酌,花费的时间很多。而女儿写作却是很随意随性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喜欢反复改,因为她认为第一感觉的表达是最精彩的,所以很注重和珍惜最初的灵感。
笔耕不辍著书一百万字
蒋生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他干过农、教过书、当过镇报道员、镇党政办资料员、文化站副站长等等,人生艰苦备尝。但是,他当一名作家的信念矢志不渝。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他笔耕不辍,被广东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令人艳羡的作家,后来还担任雷州市文联副主席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务,并加入了中国小说学会。一名小学未毕业的农家子弟,创作、发表了100多万字的作品,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作家。
蒋生在文艺方面堪称多面手,除了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评论外,在诗词、楹联、雷歌等其他文艺门类都有一定的造诣,先后出版了作品集《情悠悠》、《火红的心在燃烧》《蒋生作品集》和长篇纪实文学《人民公仆陈光保》(与李日兴合作),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其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有的作品还被收入《散文家力作选》《文学经典?诗文精选》《世纪风范?作家文选》《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百花齐放?文学大赛获奖作品精选》等书。尤其是《西部散文选刊》在2016年第3期,不仅一次性推出他11篇文章(评论10篇,说论文1篇),还在封二作家推介专栏以一个专页对他进行推介;《中国报告文学》在2017年第6期和2018年第1期分别推出他的中篇作品《一名戏剧家的传奇人生》和近万字的短篇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时也都附上他的简介对他进行推介,可见其作品的影响力。
如今退休在家,很多朋友知道他眼睛不好,都劝他停笔保养保养身体。甚至有人曾半开玩笑说时下文不值钱了,也没多少人看了,建议他不要做无用之工。然而,他却对这些“大道理”置之一笑,仍然初衷不改,继续爬他的“格子”。他常说:“我是视文学为生命的人。”
近年来,他的家庭被评为湛江市“十大优秀书香之家”、“十大最美家庭”、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他的妻子李意芬也被评为“广东省现代百名好妻子”,2018年被经典文学网评为“十佳签约作家”。省媒、市媒等媒体曾多次报道他及家庭事迹,传递正能量。
蒋生简介
蒋生,雷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兼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
目前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100多万字。
新闻推荐
粤北现冰挂 今日最低1-2℃粤北市县5-8℃,局地冰冻,南部沿海市县11-15℃,其余8-12℃
粤北市县5-8℃,局地冰冻,南部沿海市县11-15℃,其余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