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查行动前,张邦全和同事们一起调试对讲机。魏亚男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魏亚男通讯员/朱小珊)交通警察,城市交通道路的管理者,他们置身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赶赴于各个交通事故现场、穿梭于大街小巷、驻守在各大路口,不管冬寒、夏暑,他们十年如一日。到底,交通警察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呢?近日,笔者来到了佛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石角中队,跟随交警们一起体验执勤,感受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体验:“在路上”是工作常态
交警工作中都在忙什么?平日里,市民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驾驶警车在县城主干道上巡逻,其具体工作内容却鲜有人知晓。“除了巡逻,交警要实现快速出警,及时处理城区道路上出现的一切突发情况,保障道路安全畅通;要及时对主干道上的违法停车进行整治,同时还要精准识别和打击重点交通违法车辆,查处酒驾、毒驾等危险驾驶行为。”石角中队中队长张邦全告诉笔者,“在路上”是交警工作的常态,即使是平峰时段,一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也有40分钟在路上。
2月25日下午4时左右,在建设路和健康街的交会处发生了一宗轻微的交通事故,一辆小货车和小轿车发生剐蹭。接到报警后,张邦全穿上反光背心、拿起装备包向事故现场赶去。在现场,交警一边勘察事故现场和车辆,一边疏导因此引起的交通堵塞。十几分钟的时间,这起交通事故在交警调解下达成和解,张邦全为双方出具简易程序认定书。已有5年交警从业经验的张邦全,对于接警处警这样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交警是一支24小时待命的队伍,发生事故时,要突击在一线,发出最及时的救援力量。”张邦全说。
在收队返回的路上,张邦全的眼睛在道路上不停地搜索着,发现在振兴路上有一辆小车违停,见驾驶人仍在车上,他立即上前要求驾驶人驶离。“如果有人在车上,我们会及时指出禁停路段不能停车;如果驾驶人不在现场,则要开出罚单。辖区部分路段平时车流量大,到了早晚高峰时段通行压力更大,车辆违停影响交通秩序,也存在安全隐患。”张邦全带笔者先后来到环城中路、青云路等路段整治车辆违停,没有停歇。
当晚9时,飘着小雨,笔者跟随张邦全来到了石角中队。这个时候由15人组成的夜查队伍已全部到齐。整齐的列队、统一的制服、亮眼的反光背心,精神抖擞的面貌,让笔者肃然起敬。到达设卡点,队员们熟悉地摆放着警示牌、反光锥等。拦停车辆、观察车内情况、查证、指引驾驶员进行酒精呼气测试、放行,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今天虽然没有"战果",但我很欣慰,现在驾驶人酒后不开车的观念越来越强了。”张邦全笑着对笔者说道。
故事:“鹰眼队长”保民平安
2月25日晚8时,一辆未悬挂号牌、私自改装的三轮车在振兴中路和文中街兜转,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随意穿行、乱闯红灯。当其靠边停车准备搭客时,交警队员快速行动,将其成功拦截。“黄包车的驾驶员们存在互相通风报信的现象,与交警打"游击战",执法难度相当大。”张邦全说。
在追堵过程中,黄包车在车流中穿行,朦胧的夜色加之其车身颜色暗沉,距离一旦稍远,不易被人察觉。然而,在距离黄包车约500米处,张邦全就已锁定目标并通知同事一起展开追踪。张邦全的一双“鹰眼”是十几年从警生涯所练就的。他曾在戒毒所工作7年,只看一眼,就基本能判定毒贩动向,跟踪追击,往往手到擒来。
“身为交警最苦恼的事莫过于不被理解。例如在整治"黄包车"的执法过程中,就有个别市民表示不理解,甚至以不理性的行为逃避处罚。”张邦全介绍,“黄包车”具有“六个乱”特点:乱蹿乱钻、乱停乱放、乱收费乱改装。“黄包车”从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很多人对于交通法规并不熟悉,不守交通规则,随意掉头、擅自闯红灯、非法占道、乱停乱放、逆行的现象比比皆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黄包车乱停乱放易造成道路拥堵,乱收费、车身乱粘贴广告,随意加装车身的现象,更成为佛冈县城的“牛皮癣”,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在整治的同时,要坚持教育与整治相结合,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对三轮车主进行面对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耐心细致讲解驾驶、乘坐非法营运三轮车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辖区交通参与者的法制意识。”张邦全说。
背后:“苦练兵”成就硬功夫
翻看张邦全的微信朋友圈可发现,除了工作,他平时最爱的运动就是冬泳,几乎每周都要晒一晒去各泳池游泳的照片,头像便是他在泳池的英姿。张邦全作为冬泳达人,常在“冬泳发烧群”中组织参与冬泳活动。
“我是冬泳爱好者,通过游泳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工作中才能快速地在事故和任务中发挥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强大脑"指挥下的"最快双腿",为辖区道路平安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在佛冈水头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工人们正在建设陂头水利设施。程浩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张芳懂)“拆除危旧房393间,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