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7日清城区机构改革方案的发布,全市8个县(市、区)改革方案均已全部公布,并将于3月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清远市必须完成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月18日-27日,清远市各县(市、区)陆续召开县(市、区)委全会,动员部署深化机构改革工作。
《广东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指出,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要更加突出民生,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制约,切实解决长期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市委书记郭锋也曾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改革市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县机构职能体系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此次机构改革,是让清远市的机构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清远市8个县(市、区)机构改革方案均已公布。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党政机构设置数量最少的是清城区,共29个;最多的是英德市,共36个。其中,清城区委机构设置共8个,英德市委机构设置共10个;清城区人民政府设置机构21个,英德市人民政府设置机构26个。
对比发现,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8个县(市、区)均已组建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重新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除清城区、清新区外,均已组建自然资源局。连州、英德单独设置信访局,其他县(市、区)信访局牌子均挂在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另外,英德是8个县(市、区)中唯一单独设置科学技术局的地区。
北部四县,连州、阳山分别设置了工业和信息化局,连南、连山则分别设置经济发展促进局,并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
早在去年,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报告便提出,要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特点,南部地区要加快融入广州经济圈,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北部地区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规划建设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发展生态产业化,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理/采写:清远日报记者吕博林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朱文华吴明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蔡松穆来自台湾,在清远工作4年多,因为待病人如亲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