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塘镇高滩小学醒狮队正在表演节目。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邓光添)“咚、当、嚓······”3月19日下午4时,喜庆的锣鼓声响彻校园,汤塘高滩小学醒狮队开始了今天的训练课程,在教练谭朗朝的指挥下,狮子随着鼓乐声,左腾右挪,上窜下跳,前探后视,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恢谐。
高滩小学校长冯灿星介绍,今年是汤塘高滩小学醒狮队成立的第4年,学校《让岭南醒狮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绽放异彩的研究》课题也已进入结题阶段,醒狮文化中“阳光、自信”的精神写入了学校校训,醒狮传统文化已成为高滩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开展醒狮课题研究
最初,汤塘四九中心小学校长罗玉泉在高滩小学任教期间,发现了高滩醒狮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他的提议下,高滩小学成立了校醒狮队,高滩醒狮文化进入了校园。
2016年,罗玉泉在校内组建了一支12人的高滩醒狮文化研究课题组,申报了《让岭南醒狮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绽放异彩的研究》课题,开展高滩醒狮传统文化研究,制定校本教材,把醒狮的表演艺术渗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赖针娥是高滩小学六(2)班的语文老师,是醒狮课题组成员之一,她介绍,高滩小学醒狮队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理念,结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利用和开发学校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课题中,我主要负责资料收集和课题论文撰写工作,由于缺乏历史文献资料,做起来很辛苦。”赖针娥说。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赖针娥与课题组同事一起走访了高滩大围村、大林村、林仔村等地,实地采访了老村长、老校长核实历史资料,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去年课题组完成了《让岭南醒狮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绽放异彩》这一校本教材的编订工作。
高滩醒狮文化进入第二课堂
谭朗朝是高滩村一名经验丰富的舞狮者,从事舞狮行业已经28年,如今他是高滩小学醒狮队的指导教练,每周一、周二、周四,他都会来到学校指导学生训练醒狮,今年这批学生他已经带了半年时间。
教练谭朗朝介绍,醒狮在汤塘镇高滩村已有近百年历史,高滩原有大围村、大林村、林仔村等三个村醒狮队,后因传承不继,仅剩大围村醒狮队。大围村现在表演的大狮由细狮演变而来,由老师傅谭桂先等人创造,醒狮队由大狮头、狮尾、大头佛、锣、钗、大锣组成,有前三拜狮、高狮、低狮、双抛狮、后三拜狮等五个醒狮基本舞法,表演时由一个有经验的长辈带领行礼,两个大头佛引狮,演绎狮子喜怒哀乐的表情。
“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推广醒狮文化的平台,我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醒狮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在各村各地遍地开花。”谭朗朝说。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冯灿星介绍,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自从醒狮文化在高滩学校开展后,学生们对醒狮的兴趣也逐步在提升,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舞狮的乐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舞狮的情感,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
在醒狮文化课题研究过程中,醒狮“阳光、自信”的精神写入了学校校训,高滩小学的醒狮队走出了校园,参加了县狮王争霸大赛和镇送兵仪式等活动,向外全面展示了汤塘高滩醒狮文化习俗。
“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参加醒狮表演,发扬醒狮运动中团结互助的精神,锻炼学生掌握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学会容纳别人,理解他人,适时帮助别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冯灿星说。
冯灿星透露,目前醒狮文化已经高滩小学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今年高滩小学正在校内推广乒乓球运动,广州轻工集团“乒乓球支教服务队”将在高滩小学开展巡回教学,通过组建乒乓球队,开展乒乓球训练,逐步提高学生们乒乓球水平,进一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新闻推荐
佛冈县工会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全县现有工会组织519家 会员77499人
佛冈县工会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清远日报特约记者钟盛祺摄)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钟盛祺近日,佛冈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