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路(走过,路过,不放过)
近年来,清远市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大力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2015年至2018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左右,技能人才数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以上。(3月20日《清远日报》)
技能人才成为市场香饽饽,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之下,知识的力量和创新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这是一种好现象。
没有一流的技能人才,难有一流的产品。置身于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只有加快结构调整,才能不断抢占市场制高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有了经济效益的支撑,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发展必定“无往而不胜”,又何来“技能人才难招”?
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关键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注重内挖潜力,对现有人才进行“再发现”、再教育,并通过学历升造、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形成完善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深度挖掘潜藏在企业内部的“新红利”,加快实现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升,不断适应机器更新、技术升级、工艺变革的用工要求。另一方面要外招贤才,提前与大中专院校挂钩联系,通过“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再者,民间从不缺乏能工巧匠,在提倡万众创新的当下,民间技工高手的创造力不可忽视。政府职能部门应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评比表彰等途径,不断完善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让他们拥有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同享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政治待遇,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勤劳实干中创造出更大的人生价值、更多的社会价值。总之,只有让当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成为一件“很体面”的事,那么才能形成全社会对这个行业的敬仰、重视和厚遇。□徐剑锋
新闻推荐
考察驻院律师工作情况 省法学会考核组赴市检察院律师工作站调研
日前,省法学会副会长、第二考核组组长梁德标一行,在市政协副主席、市法学会会长肖文陪同下,赴清远市人民检察院律师工作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