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太镇集中力量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解决了活动场所“无旧小”问题。
近年来,英德市下太镇党委积极实施村级党建“堡垒工程”,增创“党建统领”政治优势,强化支部引领,持之以恒抓支部、强基础,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今,该镇支部活动场所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中心,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
通讯员张科进
投入90万元修缮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
“雨天支书家,晴天大树下”,曾经是村民们对村里没有活动场所的调侃。但从2018年开始,“村支部大变样喽!”回想过去,下太镇新联村委下洞村党支部书记邓红伟感慨万千。该村旧办公场所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就成了“风雨楼”。破旧、窄小的办公场所让村党支部委员常年流动办公,经常出现群众办事要满村找人的尴尬局面,村民也没有场地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村民们都希望有一个活动场所,既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又能开展文体活动。”邓红伟说。
转机发生在2018年,为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下太镇党委结合乡村振兴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推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工程,统筹各类资金,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18年至今,全镇统筹各类村级党支部投入约90万元,修缮活动场所10个,基本解决了活动场所“无旧小”问题。
如今,修缮后的新联村委下洞村“村组支部党员服务中心”功能齐全,一楼设有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楼前的小广场还成为了群众活动的乡村大舞台。
此外,为解决“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少活动”问题,该镇党委推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便民服务窗口、政策宣传阵地、文化交流平台、教育培训站点、党群活动中心等功能,拓展文化宣教功能,新建法制、人文、乡风主题宣传设施,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主题日活动。
“好的环境,不仅能激发村干部和党员的自豪感、归宿感,增强发展自信,也增强了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底气,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下太镇党委书记黄锦桥表示。
深入村组党支部开展“党建体检”
下太镇上太村老围村民小组下辖三个村组党支部,有村民970多人、党员30多名,2019年1月,村里来了一拨特殊的“客人”,清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成蹊带领驻村单位清远市国土资源局一行10人到村里驻村蹲点,和村民同吃同住,共商乡村振兴之策。
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一竿子插到底”了解民情,是下太镇党委一贯坚持的群众工作方法。2016年至今,该镇出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镇村干部直接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度,挂点镇市领导带头表率,示范带动驻镇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如今,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创建“党员先锋岗”,建设一批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基础设施项目10多个。
此外,从2018年至今,下太镇党委组织部门全员投入,对全镇28个村组党支部开展“党建体检”。这是该镇第一次农村党建工作的全面调查体检,3个工作小组、20名干部深入村组,累计召开座谈会10余场,走访群众200余人,征求意见建议100多条,梳理出群众最盼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30多个。
“通过"党建体检",逐村解剖麻雀、把脉会诊,开出"体检报告",抓整改、补短板,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黄锦桥告诉记者。
全镇创建规范化村党组织28个
开展“党建体检”工作,为下太镇党委推进村级党组织达标创优工作打牢了基础。2018年5月起,该镇全面开展村级党组织达标创优活动,细化10大项、30小项创建标准,引导村级对标创建规范化党组织,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引进了分层管理的理念,让村级党组织干有方向、做有目标。
如高洞村开展村党支部“联学联建”活动,沙岗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创建“活力党小组”等,各村组积极创新支部建设的措施办法,探索总结出了大量可学可借鉴的基层经验。
一年来,全镇创建规范化村党组织28个,巩固扩大一批先进村、促进转化一批后进村、提升晋位一批一般村,为村级组织达标创优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英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推动经济社会在高水平保护下加快高质量发展
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作市政府工作报告。英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清远日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