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蔬菜产业园鱼水村旱地西洋菜基地。通讯员供图
阳山蔬菜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其中,阳山种植越夏反季节蔬菜更有30多年历史,该产业也成为阳山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阳山县创建优质蔬菜(越夏)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阳山县蔬菜产业园覆盖青莲、小江、江英、阳城等4个镇,国土面积107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12万亩。产业园以优质(越夏)蔬菜为主导产业,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40.8%,主要种植品种有西洋菜和菜心等叶菜类、茄瓜类、香菇等。现有蔬菜出口备案基地8个,出口备案基地面积达10000多亩。
●南方日报记者段灿通讯员卢志满罗学文
产业园以生产加工为主
将打造成“田园综合体”
阳山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资源优势,是国家、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以质优著称。1987年,阳山成功试种越夏反季节蔬菜,自此,该产业在阳山得到迅猛发展。目前,阳山是全省最大的越夏蔬菜出口基地。
近年来,阳山县大力推进优质蔬菜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供港澳供穗优质农产品基地,并于2014年底成功创建全省首个蔬菜类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于2015年成为全省第一批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示范县,于2017启动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有力提升了阳山县优质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阳山共有蔬菜种植的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市级3家,省级及以上2家;蔬菜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80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11个。
而阳山县蔬菜产业园目前已形成阳城—小江—青莲—江英优质蔬菜产业带,已取得出口备案基地和供穗农产品供应基地认证的基地各有8个,其中出口基地生产总面积约1.1万亩。据统计,2017年出口至港澳的蔬菜总量约1.6万吨,产值约4600万元。
阳山县优质蔬菜产业园以生产加工为主,现有生产、加工联动企业14家、合作社3家。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目前,该产业园正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3线和集现代农业、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鱼水·生活”田园综合体。今后,该产业园将围绕“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升级,确定“一心一带四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供珠港澳农产品核心供应基地、省级标杆的美丽田园、“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和乡村振兴的综合展示平台。
去年全县蔬菜产量36万多吨
年产值近9亿元
阳山蔬菜品质有口皆碑。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发展,阳山蔬菜已成功打造出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特优品牌,并在周边城市及珠港澳等发达城市初步打响名气。
其中,阳山淮山、阳山西洋菜已成功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阳山淮山还被评为“广东人民最喜爱土特产”;阳山当地的“紫心番薯”、“金镔”西洋菜、“阳山金”香菇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目前,阳山全县已取得质量安全认证的农产品有35个,其中地理标志认证3个,有机认证1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3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6个。
此外,阳山的优质蔬菜主要种植品种包括西洋菜、菜心、芥菜、芥兰、夏阳白、红尖椒、番茄、茄子、萝卜、淮山、香菇等。
据统计,2018年,阳山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3.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4.2%,产量36万多吨,产值近9亿元。
截至2018年,阳山全县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68家。而在阳山县优质蔬菜产业园内,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有605家,流转至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民承包土地共5.86万亩,生产性服务组织达262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
另据了解,该产业园还将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机制,抓好蔬菜合作社的规范管理,确保合作社生产经营利润的60%用于社员的收益分配;将产业扶贫资金以镇、村、专业合作社三方合作的模式,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引导经营主体创新抱团发展新模式;探索开展“三变”改革,增加农民收益。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雷发清通讯员钱振程为进一步优化公路路域环境,提升公路景观和道路通行能力,维护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