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推轮椅上的老人出来散心。
护士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清明节临近,“临终关怀”成为许多市民关注的话题。昨日,记者走访了中山市最早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护士郑群香讲述了她陪伴一个个老人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故事。
●两年多
送走78位老人
“三楼四楼住着50多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提供康复护理的老人,有的处于昏迷状态,有的还能说话。”该中心护理部主任郑群香轻手轻脚地走过病房说,现在很多家属对“临终关怀”这个词忌讳,因此我们现在都叫“姑息治疗” 。
郑群香说,做这一行的人都知道,每年春节前后和清明前后,是老人离开人世的一个高峰。从3月15号到今天,我们已经送走了4位老人。现在还有二三个老人病情比较危重,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因此这段时间我们增加了护士值班的密度,希望能更好地照料这些老人。
今年47岁的郑群香是清远人,以前一直在普通医院从事妇产科护士工作,2016年10月,她来到中山,从事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两年多时间,她和同事一起送走了78位老人。
去年11月,该病区来了一位澳门的老人,这位老人85岁高龄,入院时多器官衰竭,呼吸困难,躺在病床上不能翻身。老人的女儿对医护人员说,普通医院对母亲拒收,已经没有什么治疗的办法,母亲的生命不多了,希望在这里舒适地走完最后一程。
为了让老人身体不那么痛苦,医生给她用上了很多姑息治疗的方法,护士和护工每天定时给老人翻身、拍背、擦澡,每天陪她说话,尽管老人已经不能应答。一个月后老人安详地离世,家属和6名医护人员陪伴在病床侧,目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过世后,护工给老人最后一次擦澡,换新衣。帮着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后,家属为表感谢,给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
“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时我心理上也有种种不适应,但现在我觉得很自豪,因为自己能陪伴一个个生命最后离开,得到家属和病人认同,有些病人临走时还轻轻地握着我的手,让我非常感动。”郑群香这样说。
●不是与死神斗争而是与生命在一起
让郑群香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有个阿婆曾在这里住了两年多,老人有几个子女,但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来探望老人。医护人员就成了老人的子女,除了提供医疗和生活服务,她们也经常陪老人聊天,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有一次,老人对护士说,想回到自己的老宅去看最后一眼。医护人员与老人的子女联系了几次,但他们都没有时间。为了满足老人最后的愿望,该社区负责人黄春桃和另一名护士一起开车送老人回家,老人走进空无一人的老宅,静静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回到病房后,老人精神看起来好了很多,她经常会长时间握着护士的手,以示感谢。
该社区负责人黄春桃说, 临终关怀服务会更注重人文关怀,除了提供身体上的舒适治疗,更会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减少患者的心理顾虑,让患者身体上没有痛苦,干净整洁、安详从容地离开。
从事这一行业两年多,郑群香感慨颇多,她说, 即使对无意识的老人,我们也会和他定时交流。对能说话的老人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能办到的,我们都会尽量满足。我们会为老人办生日会,与能行动的老人一起种花种草,一起陪他们喝下午茶,和他们一起看书,陪他们聊天,通过多种形式,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我们相信,临终关怀不是和死亡作斗争,而是与生命在一起。
文/本报记者 周映夏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新闻推荐
清远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6家涉及“权健”关联经营户,已经全部终止经营
昨日,记者从清远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清远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中,共核实涉及“权健”关联的6家经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