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百加小学效果图“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每天傍晚去龙塘镇中心小学接儿子,徐光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问儿子当天学校生活。而在去年,徐光明还需经常晚上打电话回重庆老家,从爷爷奶奶口中了解儿子的情况。这一切的变化,用徐光明的话说:“多亏了公司和清远高新区的帮助”。
徐光明是清远高新区嘉福工业园区一企业的技术工,来清远五年了。儿子小海今年6岁,读小学一年级。幼儿园三年,儿子都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老人年纪大了,照顾孩子越来越吃力,徐光明一直想接儿子过来清远上学,但公立学校的学位紧缺,离公司近、又有一定规模的学校不好找。去年8月,徐光明和公司沟通后,在公司和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协调下,同年9月,小海顺利入读龙塘镇中心小学。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高新区教育、劳动、治安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清城区负责。近年来,随着园区企业和人才的增多,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引起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高新区不断优化留才用才软环境,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精细服务方面的作用,积极做好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工作,从2018年开始,每年预算至少500万元,用于改善辖区内横荷街横荷中学、横荷街百加小学、龙塘镇第一初级中学、龙塘镇中心小学、龙塘镇银盏小学、清城区银湖小学及幼教机构等学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满足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需求。
近两年共解决180名企业员工子女入学
自升级国家高新区后,越来越多企业、员工入驻高新区,每年寒暑假期间,也有大量外来企业员工子女从全国各地前来与父母团聚。为了让更多让“小候鸟”变“留鸟”,从2014年开始,高新区管委会通过协调清城区教育局开展帮助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工作。
2018年,高新区管委会成立支持辖区教育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清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关于印发<清远高新区支持辖区教育发展方案(试行)>的通知》,出台实施细则,计划每年至少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辖区学校。
“目的就是提升辖区内重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增强学校接收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读的能力。”据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清远高新区支持辖区教育发展方案(试行)》,在清城区教育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高新区通过叠加教育资金,在办学条件、教师培训、临聘教师聘请等方面构建支持机制,支持对象为辖区内横荷街横荷中学、横荷街百加小学、龙塘镇第一初级中学、龙塘镇中心小学、龙塘镇银盏小学、清城区银湖小学及幼教机构。
据统计,2017年,高新区共解决89名员工子女入学,2018年共解决91名员工子女入学,除了极个别的插班生和要求较高的之外,全部满足申请。
扶持资金主要支持学校设备设施更新、教师培训和聘请临聘教师等项目
龙塘一中是龙塘镇唯一一所公办初中,由于投用时间长,学校教学设备十多年没有更新,已不能满足学生教育需求。2018年,该校向高新区申请90万元用作学校发展资金。
根据学校上报和调查情况,高新区支持40万元用于学校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功能室进行改造及设备更新。为更好地提高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支持10万元组织开展学校行政人员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此外,由于学校有临聘教师15人,工资全部由学校支付,为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高新区支持资金40万元用于支付部分临聘教师的工资。
“高新区的教育扶持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发展面临的难题。”龙塘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可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师资和教学质量,让更多的企业员工子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每年计划投入辖区学校的基础建设及设备设施更新项目资金约200万元。”据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资金的投入,逐步更新和充实学校设备设施,推动被支持学校实现“三通两平台”全覆盖,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和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等。
在每年500万的帮扶资金中,教师培训项目每年50万元,主要用于被支持学校行政、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增强学校“三支队伍”专业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班主任”的数量和质量。
针对目前辖区学校教师资源紧缺,在聘请临时教职工项目上,高新区规划资金每年25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聘请临聘教职工缓解学校规模扩大。适龄子女人数攀升以及二孩政策落地后怀孕及休产假的教师人数激增,导致的学校教职工不足问题。
拟投入约7000万元新建百加小学,更好地满足企业员工随迁子女入学需求
近期,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正忙着摸查新一学年辖区企业员工子女要求入读清城区中小学情况。据悉,外来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进入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原则上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区范围内购买房屋满5年并入住的随迁子女。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服务区范围内连续居住5年以上并在清远市直或城区内依法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满5年(至2019年8月)的随迁子女。属清远市引进的紧缺适用人才,经认定的特殊人才的随迁子女。
但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表示,只要是高新区范围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并且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年龄的,高新区可统筹安排入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计划投入500万元教育扶持资金之外,为更好地满足辖区企业员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今年6月,由高新区拟出资约7000万新建的百加小学将动工建设,占地约48亩,一期用地约28亩,规划开展36个班,一共可以提供1620个小学学位,预计2020年秋季建成投用。届时,企业员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
“希望通过我们的精准服务,解决外来员工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才进入高新区,留在高新区。”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通讯员钟敏华益湛磊
新闻推荐
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中的明星村———阳山县杜步镇元江村。来自连山的“乡村新闻官”代表,黑山村支部书记雷健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