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英宣)日前,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公布,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成功入选。记者从英德当地文物部门了解到,目前英德正积极做好遗址保护和相关规划工作,并争取今年或明年将考古成果推向公众。
英德市博物馆馆长巫幼波表示,近期已邀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公司到现场开展探方保护工作,下一步将进行遗址整体保护规划,包括保护和活化利用等。另外,他透露,目前遗址现场考古工作已阶段性结束,现已进入室内标本整理工作,让这些古物原本的面貌清晰还原,争取今年或明年将这些考古成果推向公众,让广大群众了解文物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希望各级单位可以给予支持。”巫幼波说。
据悉,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是此次入选项目中年代最早的考古项目。青塘遗址发现于1959年,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54平方米。通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发现距今2.5万年至1万年连续的文化序列,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动植物遗存等各类珍贵文物标本1万余件。尤为难得是发现距今约13500年的蹲踞葬,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考古专家认为,青塘遗址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揭示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耦合关系,为华南乃至东南亚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把重要的标尺,为破译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等前沿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新闻推荐
英德纪委监委集中开展“微监督”“微警示”“微腐败”专项治理和纪法大宣讲确保基层风清气正
清远日报讯记者陶奇英纪宣近日英德市纪委监委出台了《英德市纪委监委开展“三微一大”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