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当日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送上感谢信和锦旗。清新太平镇马头岗上,医学生张俊艺怀抱一位面色惨白的男人。“口对口吹气进行人工呼吸,三个循环后,他的意识开始慢慢恢复。”今年清明期间,张俊艺与同行的医务人员回乡祭祖,偶遇一位重度中暑患者,随即开展“生死抢救”。
1、瘫在山路边的祭祀者,经历“生死十分钟”
今年清明期间,太平镇石桥村的张炽光老人与家人一起进山祭拜。天气太热,老人让儿子在山路边稍作休息。15点7分,同样进山祭祖的张雪亮来到路口,看到一位男子瘫坐在路边,脸色发白,已陷入昏迷,有严重中暑迹象。
“要救人了。”张雪亮察觉情况不对,发现患者已无心跳无脉搏,仅剩张口呼吸,他旋即招呼同行的伙伴上前。同行的三人均为医务人员,分别是太平镇卫生院医生黄伟静、陆展锐和医学院学生张俊艺。
15点10分,陆展锐上前进行心肺复苏CPR,张俊艺则绕到一侧,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张雪亮和黄伟静也没闲着,一边指挥现场急救、记录节奏,一边紧急联系救护车。
因为身处荒山野岭,没有医疗器械,只能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施救。陆展锐和张俊艺协作抢救大概3个循环后,患者的意识开始慢慢恢复。此时时间为15点18分,距离开始抢救已过了10分钟。
这时,张雪亮已联系好救护车,在众人的合力下将患者抬下山。“下山的途中,他再次昏了过去。”张雪亮回忆,陪护患者上车后,还是放心不下。直至后来,急诊科的医生打来电话告知患者“已无大碍”,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2、儿子继续康复休养,老父亲送上感谢信
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后,张炽光的儿子已经出院,现正处于康复休养中。眼瞅儿子没有大碍,70多岁的张炽光又念叨起另一件心事,“要还人家这份恩情。”
24日上午,张炽光在村民的帮助下写了一封感谢信,制了4面锦旗,并找到清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清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情况。“我是石桥村的退休工人,一名老党员,反映的情况属实。”张炽光希望通过创文办,宣扬4名医务人员的救人事迹,传递社会文明和正能量。
24日当天,在大家的见证下,张炽光将感谢信和锦旗交到医务人员手中,并重新讲述了当天发生的故事。
对于老人的感谢,陆展锐说:“作为医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患者有危险,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冲上去救人。”张俊艺是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在读护理专业的学生,清明假期后他已经返校。他用电话回应张炽光老人,“当时并没有多想,心里想的就是必须全力去抢救。”
采写/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樊乾通讯员黄志坚
本版统筹: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新闻推荐
浸潭二中师生进行紧急疏散。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通讯员黄志坚赖文纪4日下午,清新区源潭镇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