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玉明正在为菜品浇上汤汁。
美味的前世,一定是如画的风景。在距离高明城区30多公里的杨和镇新安村,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香食材,这是自然赐给新安村人的特殊礼物。
在前不久进行的“百村名菜争霸赛”杨和赛区,来自新安村的厨师温玉明就用产自村中的极简食材,做出色味俱佳的“唯鹅独尊”,一举夺得杨和赛区第一名。对于他而言,这不仅是一道人间至味,更是自己儿时对故乡的独家记忆。
简约工艺做出人间至味
美味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做法,“唯鹅独尊”这道菜就是范例。
这道菜的食材很简单,取鹅头、鹅翼、鹅掌、鹅肾这四个部位“合四为一”。为何单取这四个部位?温玉明解释说,鹅头骨脆脑滑,鹅翼、鹅掌是下酒的好部位,鹅肾更是堪比鲍鱼,爽口入味,而且比鲍鱼更平价易得。
将食材洗净后,温玉明右手持刀,左手握住食材,熟练地进行分解加工,随后与合水生姜、蒜瓣一同放入锅中。调味则只需要倒入卤水汁、鲍鱼汁和糯米白醋,撒上红糖。“这些调味品可以让鹅肉味道更鲜美,而且容易上色。”
将这些酱汁与鹅肉搅拌均匀,温玉明向锅中倒入清水,水量以刚好淹没过骨肉为宜。此时,“唯鹅独尊”就要进入最后工序,上灶台进行焖煮。为什么是焖这道工序,而不是炒或是烤?温玉明说,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鹅肉的鲜味和本味,让鹅肉原汁原味,其他工艺都会因酱料等原因借味太多,鲜味耗损太重。
当看到水花在锅内翻滚后,大火此时转为中火,继续焖煮30分钟。伴随着时间流逝,鹅肉香味顺着锅盖缝隙溢出,整个房间都填充着一种沁人心脾的酽香。大火收汁过后,一份鲜嫩松软、清香不腻的“唯鹅独尊”就可以装盘上桌了。
山间食材传递“新安村味”
谷雨过后,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正在慢慢生长。无论是山坑里的小鱼,还是山野间的蘑菇,都是这个季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说话间,温玉明拿出了一道秘制小菜:山坑鱼仔。这是从山坑抓回的小鱼苗,最长不过五六厘米,在油锅中用滚油炸至金黄酥脆,然后置于阳光下暴晒,最短都需要两天时间。而对于这些鱼仔的处理,更为简单。用蒜末、豆豉、花生油搅拌,装盘上锅蒸6分钟,就成了下酒时的美味佳肴。
新安村的食材大多取于自然,如今借助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新安村的好资源也迎来发展契机。虽然村中只有180多名村民,但早在2012年就齐心协力发展旅游,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如今村集体又与社会资本合作,做起了民宿等产品,还计划在村前种茶,延长旅游产品的产业链。就连山上的桉树都被村民砍掉,改种上生态林,林间也建起了小道,可以供游客曲径探幽。
“游客来新安村,肯定要品尝我们当地好食材,我也想把自己的厨艺传授给有兴趣的村民,让村民在新安村发展中有幸福感、获得感、成功感。”温玉明说,能将新安村的美味传递出去,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路帅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洪会强通讯员莫玉莹近日,连山卫计局组织全县医疗单位在连山人医举办了一期医疗纠纷防与处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