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内街背巷的“牛皮廯”,创文督导成员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城综部门,并安排清洁人员进行清理。(清远日报记者邱炜民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特约记者丰志毅通讯员黄志坚4月份以来,清新三支常态化督查队,对全区创文工作进行动态式常规督查、跟踪式回头检查。截至5月13日,三支小队分头行动,分别将市场类、窗口类、社区类等创文督查发现问题的整理成册,并通过整改任务书的形式发给各责任单位。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创建各项任务的落实。
1、“别让小问题堆积成大问题”
5月13日,清新区创文常态化督查组第一组前往背街小巷、住宅小区进行现场督查。期间发现不少“车辆乱停放”、“街道乱晾晒”、“城市牛皮癣”等乱象,工作人员现场拍照取证,并邀请媒体对上述问题进行曝光。
太和镇建设社区内,临近交通干道的区域干净整洁,并未发现问题。但一旦转入内街背巷,各种细小问题就来了。“摩托车未按要求停放的,沿街晾晒占用通道的,还有垃圾箱缺盖、路面破损的。”该组成员表示,开启常态化督查模式以来,发现不少类似的小毛病。“一旦整改不及时,小毛病就会堆积成大问题。”
紧接着来到华逸花园小区,看似管理有序的成熟小区也潜藏着不少小毛病。小区物业为避免乱张贴行为,在楼道入口设置有单独的便民公告栏。但从现场情况来看,仍有不少“牛皮癣”张贴在各个角落,且随着“破窗效应”越集越多,反倒是作为解决办法的便民公告栏成了摆设。
小区业主白先生见来人督查,上前反映小区物业管理上的问题。“有了硬件但缺乏常态化的管理也是不行。”白先生认为,物业管理和小区创文如出一辙,有了办法不执行、不长期执行,就没法将事情做好、做透。
2、动态式督查+跟踪式回访清新创文督导有招数
清新区创文常态化督查组共有三个行动组。其中,第一组负责市政类、社区类、乡镇类点位建设指导和督查;第二组负责市场类、窗口类点位建设指导督查;第三组负责交通类、文教类点位建设指导督查。虽然三个小组分工不同,但“动态式督查+跟踪式回访”的模式却是相同的。
早在4月29日至30日期间,创文常态化督查组第二组就前往太和市场、区人医等点位进行现场走访。其中发现太和市场存在“机动车乱停外”、“场内占道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等问题”,同时对区人医内存在的“生活垃圾乱丢”、“车辆堵塞人行出口”问题逐一拍照,并按照责任单位划分整理成册。
据区创文办介绍,第一轮常态化督查发现的问题已形成整改任务书发给各责任单位。“例如太和市场的问题就由市场监管局认领,区人医对应卫健局……”区创文办表示,各责任单位要在5月15日前按照标准完成对标整改工作,同时为做好相关对标整改,区创文常态化督查组已于近日对问题点位进行复查,做到跟踪式回访,避免出现反弹回潮等现象。
3、清新创文督导在行动
如何建立健全长效常态机制,也是接下来清新全力推进创文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清远市清新区文明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长效常态机制问题”便被列入了三大前置问题当中。
为进一步完善长效常态机制,目前清新遵循“宣传发动、标准引领、典型示范、现场推进、督导考核、严格奖惩”等六步曲,建立以“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日一结、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的“五个一”工作法,促进整个创建活动快速高效有序推进。其中,通过创文督查“常态化”,来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便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区委书记郑小燕在区文明委会议上强调,要抓好创文督查督导,按照市的统一部署,要加快建立完善督查暗访制度、党政领导明查暗访制度、四套班子定期巡查制度、包联制度、综合执法制度等常态化的督查工作机制。其中,区创文办要加强全面督查和专项督查,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对各创建责任单位所承担的创建任务的考核结果在全区通报。各创文责任单位要对本系统、本行业下属单位进行自查和督查,确保创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对工作不力、延误整体创建工作进程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追究问责。
新闻推荐
清新首辆电动摩托车上牌入户清新交警大队提醒:“电动自行车未上牌就不能上路”是谣言
电摩首牌车主与爱车来了张大合影。清新交警供图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通讯员黄志坚陆志强近日,清新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