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
据悉,今年4月起,金海湾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模式将在全市各大社区中推广应用。清远已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清城区、清新区要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选择部分住宅小区推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试点。力争到2020年底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5月15日《清远日报》)
对于现在的清远来说,一方面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导致每天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围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但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也会影响清远市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清远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生活垃圾就成为威胁生态环境的一种潜在因素。比如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每天达到数百吨,而这些渗滤液如果不慎排入土壤、进入地下水系统,就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
所以说,为了生态环境,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不能再拖。很多人可能觉得一袋垃圾作用有限,影响不到谁,但是你真正到了城市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填满场看看,就会知道这是一种莫大的错觉,当城市一天产生的垃圾达到了几千几万吨,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安全的处理,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目前清远正全市上下大力倡导的生活垃圾分类,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垃圾分类有三个很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从总体上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一家减少一点点,全市集中起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对于垃圾减量作用明显;二是生活垃圾中的各种塑料制品占了相当一部分,而众所周知,塑料制品在大自然中很难自行降解,对生态环境威胁很大,所以把塑料垃圾挑选出来以后,就可以极大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三是对于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既为市民个人节省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国家节省社会财富。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以科学、合理、环保的方式处理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同样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具体如何做?在笔者看来,可以从市民和政府两个角度来进行谋划和实施。从市民的角度来看,要尽快把垃圾分类从意识转化为行动,虽然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小区物业等等也会采取一些行动来引导乃至强制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很显然,市民自发自觉自愿地参与垃圾分类,才是效果最好的,效率最高的,也是成本最低的。
所以对于清远市民来说,要多点社会责任感,即便你并不缺出售可循环利用垃圾的那点钱,但是垃圾分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是我们人人都期盼的。更何况,参与垃圾分类并不是一项多么难以完成的任务,不过是在丢弃生活垃圾的时候注意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就行了。小小的举动,大大的意义,我们何乐而不为?
站在政府的层面,不但要继续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和强制进行垃圾分类,而且还要在如何正确、合理处理城市垃圾上下功夫。清远现在对城市垃圾主要采取处理后填埋的方式,但是国内国外一个共识就是,垃圾填埋远远比不上垃圾焚烧,垃圾焚烧不但可以发电产生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而且在对环境的污染方面,也要比垃圾填埋小得多。国内外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稳定的高温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环境风险是最可控的。
所以,清远要在实地论证的基础之上,尽快把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处理的未来趋势加以规划和考虑,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引进先进的技术,选择合适的场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模式。
□詹红星
新闻推荐
刚从警时的“警花”黄琳绣羊城晚报记者黄丽娜通讯员粤公宣她是粤北警队有名的“拼命三娘”,她也是警队家属心中亲切的“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