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特约记者 徐维宁 通讯员 邱雪芬
近日,记者来到了怀集县凤岗镇文体广场。烈日下,只见二十多名学员在广场习武,他们的教练正是怀集县武术协会会长莫天崇。
多年在外地开办武馆的莫天崇,怀着赤子之心,抱着振兴怀集武术的使命感,毅然选择离开大城市,回乡创办怀集县武术协会,推进武术进校园、进乡村活动,让不少孩子有了免费学习武术的机会,让国粹在怀岭大地传播。
热爱,使他走上习武路
1983年,莫天崇出生在凤岗镇桃花村。小时候的莫天崇非常活泼淘气,四五岁时就喜欢看武打电影,崇拜李小龙、李连杰这些武打明星,顽皮的他还经常从电视节目里学上几招,在大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武侠”本领,每次都能引得家人们开怀大笑。
10岁那年,在家人的支持下,莫天崇离开家乡,远赴连州武馆、河南少林寺旁的武术学校习武,练习南拳等拳术,并拜嵩山少林寺住持释永信为师。
“每个动作教练都会精雕细琢,每堂训练课我都是满头大汗,教练对训练要求也比较高,训练的日子非常苦。”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习武之路,莫天崇说,习武的艰苦曾让他多次想过放弃,但这样的念头还是敌不过自己对武术的热爱。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十余年的努力,莫天崇终于练成一身过硬的中国功夫。
付出,让他一路收获
凭着对武术的喜爱和执着,莫天崇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武术训练中。为了能在武术之路上取得好成绩,他终日孜孜苦练,不问寒暑,二十余年如一日。
从2002年开始,莫天崇在国家、广东省的武术比赛中崭露头角,先后获得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国峨眉国际武术节等赛事的南拳项目一等奖。随后,莫天崇在惠州担任武馆教练。2004年至2014年间,他先后在东莞、惠州开办武馆,并担任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武术协会会长。
莫天崇参加过许多大型武术比赛及文艺晚会演出,屡次获奖,同时还培养出许多优秀武术运动员。他们参加国际、全国及省级武术比赛,勇夺金、银、铜牌累计200多枚。他以“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武术国粹”为宗旨因材施教,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好评。他领导着一批优秀教练在东莞、惠州及广州等地10多所学校与培训机构单位任教,推广和普及武术运动。
反哺,谱写一段佳话
2017年5月,怀集县领导前往惠州市招商引资,结识了莫天崇。“县领导邀请我返回家乡怀集,为家乡培养武术人才。我想到自己已在武术界取得了一点成绩,应该回报故乡的养育之恩,让更多的怀集子弟习武健身,培养怀集籍的武术运动员,让他们代表怀集、代表肇庆参加武术比赛,为家乡争光。”莫天崇说。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莫天崇返回怀集。在怀集县政府的支持下,怀集县武术协会在2018年1月7日成立,莫天崇担任会长。“武术协会有60多位会员,其中7位是我请来的武术教练。”自此,莫天崇不遗余力地开始推动武术进校园活动,还自掏腰包支付教练工资。
为了让武术事业发扬光大,莫天崇累计捐资50多万元举办多场公益武术展示、交流活动,并开办多个公益培训班。从2017年开始,怀集县武术协会先后与凤岗中心小学、凤岗中学、梁村镇东凤小学、大岗中学、怀集县儿童福利中心、冷坑镇爱莲中学、坳仔中学等学校机构合作,举办武术进校园公益培训班,教授学生3000多人。
“我们分头行动,要确保每周到每个学校的武术班义务授武一个多小时。”谈起在家乡传播武术文化,莫天崇心中有个规划,“我们争取在3年内,怀集县武术协会在全县19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建立武术班,免费传授武术。”
一路走来,莫天崇对武术始终充满热情,他憧憬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武术、练习中华武术,同时也将国人引以为傲的武术传承给下一代,真正实现“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武术国粹”的梦想。
新闻推荐
丰阳镇扶贫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开展“党建+扶贫”学习活动 依托“七连”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岭南集团系统党支部成员在梁家水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清远日报记者周璐摄)游客在挑选牛肉干。(清远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