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打造了全市首个困境儿童帮扶中心———“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为孩子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通讯员供图【编者按】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尚未成年,却因为父母丧失抚养能力或家庭极度贫困等各种原因而生活无依;本应是在父母呵护下尽情享受童真的年龄,却不得不过早地面对残缺的人生和遥远的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身子单薄,却不得不背负生活的重担……
他们,被称之为“困境儿童”。
这些孩子面临着生活、心理、就医、就学、社会融入等困难,当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支撑时,他们需要被社会发现,链接更多的资源给予他们关注与温暖。守护童心,点亮未来。即日起,《清远日报·清城新闻》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与您一起关注清城区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底的渴望。
从启动之初招募688名“爱心父母”,到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再到建立动态档案开展常态化服务,清城区“向日葵”成长计划四年时间里,连续四年将困境儿童服务项目纳入清城区十件民生实事,并打造了全市首个困境儿童帮扶中心———“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创新“党政引领+妇联牵头+专业社工+社会参与”模式,积极探索困境儿童服务范本。
目前,“向日葵”成长计划为全区883名困境儿童建立了动态建档,并提供“政策保护+社会关爱”支持网络,联动100多个部门和组织,社会参与超过6万人次。
【初探】
启动之初便募集资金53万元688名“爱心父母”加入计划
四年前,时任清城区政协委员、妇联副主席黄惠兴提交《关于加快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的建议》提案时,清城区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少年儿童866人。
“不是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生活都那么优裕,不是每一个少年儿童家庭都那么圆满。他们或痛失双亲,或家徒四壁,或留守儿童,或因病致贫,或缺少关爱。”
这个提案得到清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并由清城区妇联牵头于同年“六·一”前夕正式启动“向日葵”成长计划。
启动之初,“向日葵”成长计划的帮扶方式是“爱心父母”结对帮扶志愿行动。清城区妇联在市内等多家媒体上发出“爱心父母”结对帮扶志愿行动倡议书,面向社会广泛招募“爱心父母”。
当时“爱心父母”通过助教、助学、助养等方式,与困境儿童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结对帮扶,满足其学习、生活、情感等需要。其中,助学、助养帮扶,1名儿童不少于1000元5年。针对困境儿童解决缺少照顾、缺少亲情、缺少家教指导等问题,一些”爱心父母“还根据时间情况通过走访、电话、书信、周末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情感生活的帮扶。
与此同时,清城区还在民政局慈善总会下设“向日葵”成长计划帮扶基金,向社会公开募款,款额全部用于帮扶困境儿童。
“向日葵”成长计划一周年时,清城区共招募“爱心父母”688名,募集帮扶资金53万元,526名困境儿童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扶。
【推进】
引入社工机构开展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爱心父母”的介入让困境儿童得到一定的慰藉。但在原清城区妇联主席孙忆春看来,“对于困境儿童来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爱心父母"走出了关爱的第一步,但由于时间、精力或不够专业等原因让大家没有办法献出更多。而现在很多困境儿童,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帮扶,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要让帮助深入到心灵,需要政府建立机制,如让专业的社工人员走近困境儿童和"爱心父母",帮助孩子们舒缓忧虑,建立信心的同时,也指导更多的"爱心父母"如何和孩子交心。
随后在2017年1月12日,清城区“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正式揭牌,成为全市首个困境儿童帮扶中心。
该帮扶中心由清城区投入120万元打造,聘请专业社工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提供照顾、康乐、精神慰藉、辅导支援、咨询信息等服务,全天候关注儿童,促进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负责清城区“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困境儿童服务项目的,是清远市博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该中心负责人李颖看来,清城区“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采用“党政引领+妇联牵头+专业社工+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是国内困境儿童服务示范探索,搭建起有清城区特色的困境儿童服务体系,推动困境儿童帮扶长效机制的建立。
“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设总服务站1个,分站2个,3个站点。总服务站位于清城区先锋西路青少年宫三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设有个案室、放松室、庇护室、宣泄室等10个功能室。
对于清城区在困境儿童帮扶方面的探索,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唐玉娟当时就表示肯定。她说,该项目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困境儿童多办好事、实事。她还提出,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就困境儿童成长发展中的深层次、根本性、制度性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并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各种政策性支持,为做好关爱困境儿童工作提供保障。
【成效】
为困境儿童建立了动态建档成立专家库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服务
四年的发展,清城区“向日葵”成长计划成效初显。据李颖介绍,目前该项目为全区883名困境儿童建立了动态建档,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为困境儿童提供“政策保护+社会关爱”支持网络,联动100多个部门和组织,社会参与超过6万人次。
这883份困境儿童档案,根据困境紧急程度,参照相关标准,把困境儿童的情况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一级为需求最紧急,对其生活影响程度最大的级别,次之是二级,三级为紧急程度最小,影响程度最小的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制定跟进方案,如一级儿童每月至少跟进一次,二级儿童每季度至少跟进一次,三级儿童每年跟进1-2次。根据困境儿童的“困境”情况,把困境儿童分成“自身困境”、“监护困境”、“家庭困境”三大类别;根据困境儿童的需求,把他们分成“医疗”、“康复”、“教育”、“生活保障”、“心理辅导”、“就业培训”类别。
通过实时监测儿童情况,社工们能及时发现与回应儿童需求。目前,项目共链接一百多个资源,共链接折合价值超过50万元的资源,满足400多位儿童来自生活、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在区妇联的牵头和各方的配合下,目前清城区还成立儿童发展与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共有专家委员12名,他们分别来自司法、公安、教育、医疗卫生、康复、民政、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推动清城区儿童发展进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通讯员薛君如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苏永杰通讯员江小彦日前,清城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机动中队在路查路检工作中,查获了三辆报废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