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清城 > 正文

各路大咖齐聚本报“新闻会客厅”畅谈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与教育

来源:清远日报 2019-05-24 09:59   http://www.kcqsx.com/


5月22日,清远日报融媒体推出第四期新闻会客厅栏目:他需?她要?———特别需要孩子的教育及康复。(清远日报记者邱炜民摄)特殊需要儿童包括有自闭症、读写障碍、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肌能及协调障碍、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等的孩子。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当中,约3000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家长面对这些孩子也是操尽了心,极尽一切办法在教育与康复寻找出路。

22日,清远日报融媒体推出第四期“新闻会客厅”,聚焦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与康复。邀请了医生、康复系教授、治疗师、妇联和教育界的各路大咖,探讨及分享特殊需要儿童现状和康复研究最新进展等内容。

现状

现阶段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特殊孩子的教育需求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是21世纪以来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概十年前,湖南长沙曾对3到17岁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做过调查,大概有38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其中男性发生率占16%左右,女性发生率13%到14%,平均14.89%,这其中农村的发生率又高于城市。

“我认为以上数据基本也是我国大陆的数据。目前来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涉及到严重的精神疾病型的,如情绪、行为和发育方面的问题,早期能诊断的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焦虑障碍等;一种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其中也包括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学校社交、人际关系、多动症、抽动症等。”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育红对特殊需要儿童作了开场白。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康复医学系客座教授谭志宏也同意王育红提出数据,他认为全世界特殊孩子的数量都在增加,以香港为例,一个学校大概有10%的特殊儿童,其中约8%是读写障碍,约2%是自闭症和多动症。现阶段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特殊孩子的教育需求,现在社会都在讲融入教育,香港已经开始了18年,还在起步阶段,内地很多省市都还没开始,现行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各机构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一,造成了特殊儿童的康复速度追不上增加的数量。清远的机构应该多去一些高水平的地区看看,学习他们的社会环境,改变社会的配套设施。

治疗

尽早到专业机构诊断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曾有家长到学校咨询,比如孩子出现了学习障碍、多动等情况,需不需要到特殊教育学校做康复训练。这时候,家长不应该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应该首先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果真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的问题,通过家庭的干预、医院的治疗和学校心理咨询引导,形成合力,帮助孩子更好成长。”清城区特殊学校校长陈杰认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治疗需要社会各界合力。

据悉,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有5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清城区的乡镇地区。学校每个班不仅有康复训练的课程,还开设了个训课,并借助器械和技术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学校还开展IEP个别化教学,从认知、动作到行为等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完后对应相应科目,让老师制定学生发展的学科计划,把康复渗透到不同科目的教学当中。学校也与清远市人民医院合作,让专业医师指导老师进行科学个训,并通过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有康复的理念和意识,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

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清远站)站长高轶表示,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特别需要孩子案例,他们大多存在社交障碍,没办法在学校学习。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跟别的小孩不一样,要及时找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矫正。同时,也建议专业社工团体介入,定点定向帮扶特别需要孩子家庭,让更多的人关爱这些孩子。

高轶建议,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需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对于特别需要孩子,家长不要以为送到学校就不是自己的责任,要尽早发现孩子的问题,特别是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要给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及时进行干预处理。

谭志宏透露,儿童成长教育中小时候不说话,很多老人家会说,现在不说没关系,长大就会说的了,甚至很多家庭都不重视,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特殊需要儿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评估的最佳时间是2-3岁,而治疗的第一黄金时段是2-6岁,第二个黄金时段是6-12岁。

建议

可成立互助小组对特别需要孩子进行帮扶

“现在不少家长不算很开明,家里有一个特殊需要小孩,怕别人知道,把孩子藏起来,家长认为我的小孩有问题,就放在一个机构里面,寄望机构可以解决,回家之后就不管,我们应该让家长一起参与。“谭志宏建议特殊需要儿童康复训练时家长应该坐在旁边,回家之后继续训练。高轶则认为,特别需要孩子家庭可借鉴妇联组织的单亲妈妈互助小组,也可以成立一个互助小组。通过家长们互相帮助、学习、交流,更好地对特别需要孩子进行帮扶。同时,如果孩子面临相同的问题,特别需要孩子见到其他孩子与他一样,会有更强的认同感。

王育红从专业的角度呼吁,全社会多部门广泛参与,每一个部门的人都把工作做到位,把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危险行为从发现到预警到干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同时每个问题患儿家长要树立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的基本理念。

陈杰介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教育,清远除连山、连南外,其余县(市、区)均配套了特教学校,全市共7所。另外,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也设置了相应的机构,不断完善和发展残疾人事业。如果一个家庭里有“特殊”的孩子,首先家长要正视这一现实,勇敢面对,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尤其是自闭症患儿。

案例

专业的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也会有判断错误的时候

新闻会客厅举办当天,现场来了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小孩来旁听,作为资深社工、心理咨询师及特別需要的孩子家长代表吴紫珊在台上分享了自己家庭案例。

“我的大儿子现在是10岁,但是评估为特别需要儿童时候已经是9岁了,经检查患有轻度发展协调障碍。”吴紫珊介绍,孩子小时候被自己认为是男孩就是比较多动、不喜欢学习,再加上她的教育方式比较自由。期间,也有人提醒过她,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读写能力弱等问题,但自己一直觉得可能是小孩适应学校有个过程的问题,因此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小孩上三年级,来自老师的投诉越来越多,吴紫珊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也看见孩子在文字能力和组织能力很弱。这时在朋友提醒下,在孩子9岁的时候,去了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之后,原来是有轻度发展协调障碍,这时吴紫珊才明白原来不是孩子对写字有恐惧,而是跟小孩的大脑以及控笔能力、空间能力等有关。

吴紫珊说:“我的经历让我明白专业人士的家长也会判断错误的,把特别需要孩子的心理咨询和心理问题会弄乱,这就会耽误了纠正孩子的时间。”

吴紫珊的分享得到现场不少家长的认同,在新闻会客厅结束后,家长们找到了吴紫珊互相交流经验。吴紫珊在和现场家长交流时表示,特别需要孩子的家长们特别不容易,他们会面临很多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比如社会异样的眼光、孩子教养问题、夫妻相处问题等。家长特别是妈妈会很自责很内疚,自己为什么会生一个特殊需要孩子,很多家长会流泪、抑郁。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时间,才会慢慢接纳这个事实,寻求解决方法。因此特别需要儿童的家长们要有信心,慢慢看着孩子一点点进步。

统筹:清远日报记者何帆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刘洋朱瑞飞何帆

新闻推荐

清城31个农贸市场公厕 15个已经完成升级改造预计所有公厕将于6月底前全部竣工

小广告随处可见,水龙头被拆或没人关,厕所内积水积便……一直以来,清城区多个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硬件设施落后且屡遭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各路大咖齐聚本报“新闻会客厅”畅谈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与教育)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