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英德 > 正文

英德创新六种扶贫模式 精准帮扶41461人实现脱贫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6-13 06:22   http://www.kcqsx.com/


英德市连樟村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九龙镇百香果扶贫果园。

九龙镇原先破旧的泥砖房变身特色客栈。

沙口的贫困户在当地助贫帮扶企业就地打工。

近年来,英德市在开展扶贫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扶贫改革模式,通过基层治理、“百企扶百村”、“以奖代补”、利益联结、项目管理、深度帮扶等六种创新举措和模式,全面推进扶贫工作。目前全市共有41461人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

创新基层治理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

英德地处粤北山区,贫困人口多、分布散,有相对贫困村78个,贫困群众43319名。

近几年,该市以“支部建到村组、自治沉到村落、服务下到村里”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目前,英德在行政村一级设立党(总)支256个,在村民小组(自然村)一级单独或联合设立党支部1066个,引导建立村民理事会4746个,成立农村经济联合社285个,经济合作社6070个,建立起了以党(总)支部、村委会、村民理事会、经济社“四驾马车”为架构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英德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和“领路人”作用,扎实推进农村的土地资源、涉农资金和服务平台“三个整合”,重组农村的生产要素,提高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九龙镇通过推动“三个重心”下移,2014年至今先后成立了40个村小组联合党支部、303个村民理事会、306个村经济社,农村的发展有了稳定高效的组织机构,村民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该镇的河头村,切实发挥村民理事会管事、愿理事作用,对大围、吴屋、皮坑、下围4个自然村的土地进行了整合,在废弃的宅基地上建设碧乡客栈民宿,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村民收入。该村还整合土地1800多亩用于建设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化种植桑芽菜,发展成河头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开展“百企扶百村”

构建扶贫大格局

通过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结对、村企共建的形式,参与扶贫,结对帮扶。为确保民营企业扶贫资源精准有效配置到户,该市积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各村资源特点,通过农业扶贫、捐赠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帮扶分散贫困户。目前,有121家企业结对帮扶155条分散贫困户所在村,带动28000多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九龙镇2016年引进英德市国业旅游公司,成功开发了“农旅结合+精准扶贫”的九龙小镇旅游扶贫产业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基地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通过引进企业帮扶,九龙镇的村民、贫困户不仅享有固定分红,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构建政企结合的扶贫格局。

推进“以奖代补”

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

为调动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英德先后出台了精准扶贫产业奖补、就业奖补等措施,坚持“先干后补”原则,按其项目规模、务工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按照奖补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种植或养殖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的,最高可获得4500元奖补资金;实现稳定就业的,最高可获得3500元的奖补资金。单户贫困户既参与扶贫产业项目又实现稳定就业的,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奖补资金。

据悉,自实施“两奖补”政策以来,全市共发放奖补资金约6410万元,参与奖补的有劳动力贫困户累计2.3万户7万人次(其中参与产业奖补的贫困户累计1.3万户4.5万人次、参与就业奖补的贫困户共有约1万户2.52万人次),户均收入提高约2710元。

探索利益联结模式

促脱贫机制长效化

为保障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效果,英德市还积极探索多种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等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实现多方共赢。九龙镇河头村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整合了吴屋村、石下村连片闲置的农田,统一流转给广州雍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公司统筹产业基地建设、运营、管理、营销,规模化种植黄金百香果、鹰嘴桃、红薯等农产品,同时开发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万元,利润按照“1234”(镇政府10%、村委20%、企业30%、村小组40%)的比例分配,确保农户获得一份土地租金收入、一份务工收入、一份分红收入,惠及建档立卡户52户153人。

此外,九龙镇以“公司+村级党组织+农户”的合作模式,整合流转河头村近1800亩土地,依托九龙丰富的峰林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从业者”的农村“新三变”模式,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确保了村民收益。

实施项目管理模式

促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为确保扶贫项目精准投放,英德通过压实“七大责任”,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脱贫攻坚“刀刃上”。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项目类别,压实镇村项目谋划主体责任;二是严格程序,压实村、镇、市层层公示责任;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压实市级项目审批主体责任;四是压实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责任;五是开展全市廉政专项监督工作,压实基层一线的自督自查责任;六是设立脱贫攻坚特约监督员,发挥党外人士的督查责任;七是开展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压实主体部门的监管责任。

截至2018年底,审议通过了456个项目,涉及资金规模达5.32亿元。其中入库项目共实施240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类项目,目前产业类项目受益贫困户覆盖全市24个镇街,预计带动户年均增收2500多元;二是基础设施类项目,目前大部分已完工或者在建中,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采取深度帮扶

积极提升脱贫质量

针对少数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等情况,英德积极创新深度帮扶模式,充分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与银行及企业之间探索创新“企业+金融+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通过发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立合作社,集中贫困户小额贷款金额,以合作社的名义租赁种养企业的经营权。并通过合作社委托企业代种代养形式,按照不低于保底收益的标准增加贫困收入(一般是每户贷款5万元,按不低于8%收益每户增收4000元)。

目前,分别获省农商行、省邮储银行授信3000万元和2000万元额度。本地企业八百秀才、英州红、正邦集团、锦潭小镇等也积极参与该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400多户脱贫质量不高不稳的贫困户脱贫问题。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

通讯员黄振生

新闻推荐

全民禁毒,共肃毒害 英德市东华镇禁毒 宣传进企业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吸毒涉毒案事件,英德市东华镇禁毒办工作人员日前来到英德市仕曼奇化工学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英德创新六种扶贫模式 精准帮扶41461人实现脱贫)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