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村民与游客前往位处牵牛岭的红军烈士墓进行祭拜。
6月11日系农历五月初九。清晨6时未到,连州市瑶安瑶族乡田心村小组长李六旺就走出家门,与老党员谭长标等人碰头,开始了村子当天即将举办的“红军节”筹备工作。
瑶安瑶族乡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田心村是该乡的一个瑶族村寨,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红军在田心村牵牛岭与敌发生战斗,毙敌10余人。战斗结束后,田心村民在战场找到6名牺牲的红军战土,并把他们合葬在一起。红军烈士墓保存至今。
“我们举办"红军节",就是为了纪念、缅怀当年牺牲的红军革命烈士,告诫村民珍惜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牢记红军的大无畏奉献精神。”李六旺说,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号召村民齐心协力建好美丽家园。
传承红色精神
安排午餐菜肴,统筹文娱表演,布置会场事宜……一项项工作安排下来,时间已近8时。61岁的李六旺依然精神抖擞,“这是我村一年中最大的一件事,马虎不得。”
田心村坐落在山脚下,有42户180人,是个纯瑶族(过山瑶)村寨。在村门口,一副题为“红军战士抛洒热血合力谋福祉瑶族乡亲勤劳致富齐心奔小康”的大红对联引人注目。9时许,随着数百名亲朋戚友陆续来到,田心村开始热闹起来。
李六旺告诉笔者,在党委、政府关心下,田心村在2014年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建起了文化室、球场、瑶家吊脚楼,修筑了河堤,完成了巷道硬底化,昔日的瑶乡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大提升。
田心村内保存着一座红军烈士墓。“2017年农历五月初九,我们村对红军烈士墓进行了修葺。为了纪念红军烈士,从当年起,我们村决定把农历五月初九定为"红军节",旨在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李六旺介绍。
3年来,每到农历五月初九“红军节”,亲朋戚友便齐聚田心村。9时30分,近百名村民与游客前往位处牵牛岭的红军烈士墓进行祭拜,送上花圈。田心村的党员还在墓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我们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年代,这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站在红军烈士墓前,外嫁女赵任莲说。拜祭红军烈士墓后,田心村的瑶族同胞还唱起瑶歌、跳起瑶舞,欢迎亲朋和游客的到来。
建好美丽家园
虽然前往红军烈士墓的山路陡峭,但68岁的老党员谭长标一路走在前面,“我年年都来拜祭,熟悉路况。”
这座红军烈士墓,与谭长标一家有着深厚的渊源。“当年,我母亲黄红妹在牵牛岭战斗发生后,上山挖竹笋时发现了负伤的"红小鬼"王贵,后来还背他回家安置养伤。”谭长标说。
瑶安瑶族乡有着悠久的红色基因,数支红军部队曾在这一带战斗。该乡的田心等19个村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红色革命根据地”。
1934年12月12日,红五军团第十四师余部从桂湘边界蓝山撤到连县(今连州)瑶族山区。1935年1月初,红军90余人在小东口休整后,由杨海如团长率领到田心牵牛岭宿营。时值隆冬,雨雪交加,饥寒交迫。第二天上午,数倍于我军的敌人跟踪追到牵牛岭。敌人人多、枪好,发起了猛烈冲锋。
红军战士不顾连日劳累,依靠有利的地形把敌人压制在山下。战斗十分激烈,从上午打到傍晚,敌军被击毙10余人,伤一批,最后撤回洛阳。我军不幸牺牲6人,当晚队伍翻过大山,转移至临武坪溪洞。次日,田心村民在牵牛岭战场找到6名牺牲的红军战土遗体,随后把他们合葬在一起,墓地保存至今(即如今的红军烈士墓)。
在这次战斗中,一名永州籍的“红小鬼”王贵因负伤遗落在竹林中,谭长标的母亲黄红妹以及瑶族群众李河玉在上山挖竹笋时发现了他,于是把他背回家中养伤。“主要是肩膀的刀伤严重,休养了一个多月。”谭长标说,这些细节他曾多次听母亲说起。伤愈后,王贵被送往区公所,随后被送回部队。
李六旺介绍,近年来通过举办“红军节”,让村民对家乡的红色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向外界宣传、推介了田心村的红色历史,有利于号召村民齐心协力建好美丽家园。“今后,我们还将力争把田心村红军烈士墓扩建成红军烈士纪念园,使之成为具备旅游、休闲等多功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吴刚霞
新闻推荐
预防学生溺水 出实招重实效 清远市督查组专项督查对连州工作成效给予肯定
连州对危险水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每所学校每天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