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变危房后,有负责联系的党员为其送上慰问金。
由于房顶完全塌掉,在四周围墙的衬托下形似一口“天井”,旧木梁、黄土砖散落一地。清远日报讯“今天是我在邻居家住的第7天。”7月2日,清新龙颈河洞村五保户梁振娣表示,上周龙颈突降暴雨,自家年久失修的泥房出现多数裂缝。继被鉴定为危房后,村干部协调申请房屋维修资金却遇到难题,她不得不面临“无家可归”的境遇。
村内突降暴雨泥房开裂变危房
6月25日夜间,清新区龙颈镇风雨大作。气象数据显示,25日至26日,一阵强降雨袭击清新区中南部,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龙颈镇河洞村,为121.7毫米。
“雨几乎下了一整夜,水柱顺着屋顶哗哗的响个不停。”梁振娣回忆,26日中午自己正在午睡,突然听到隔壁出现一声响动,“像什么塌了似的”,她点灯撑伞,绕道屋后的事发地查看情况。
事发现场位于隔壁住户一间废弃的杂物房。由于房顶完全塌掉,在四周围墙的衬托下形似一口“天井”,旧木梁、黄土砖散落一地,其中有一面墙正是梁振娣家客厅的承重墙。
她返回家中细看才发现,由于隔壁出现了小范围坍塌,一番重击之下,自家客厅的墙壁也出现了若干条裂缝。其中最长的近2米,从门框附近一直延伸到房顶。
75岁的梁振娣是村中的五保户,无儿无女。在当天的例行检查中,村干部发现梁振娣家开裂的情况,将她接到村委会妥善安置,并由驻村干部协调,联系并跟进危房的鉴定和修缮问题。
河洞村“第一书记”朱家辉表示,“被鉴定为危房后,坍塌附近已拉上警戒线,是修缮加固还是拆了重建要看资金到位情况。”他也承诺,无论如何,满足住房条件是对五保户的基本保障。
申请资金不顺五保老人暂居邻居家
6月28日,朱家辉以河洞村委会的名义向清新区扶贫办递交了一份请示。大意是说,受暴雨影响,梁振娣家已不具备居住条件,由于老人没有经济来源,特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进行修缮。
事实上,作为对农业户口村民现居住的合法建筑维修或重建进行补贴的惠民政策,每年会由政府出资,对符合标准的对象给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以2018年为例,清新区共有1295户村民完成危房改造,共划拨补助资金4120万元。
“梁振娣符合补助标准,但今年的名额已经用完了。”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朱家辉,危房改造资金使用程序严格,每年经过申请、评议、审核、公示后方能批准改造并与村民签订协议。按时间来看,现已过了申请期。
梁振娣所在的坑口村聚龙新居,以黄氏宗亲为主,见同房族人无处栖身,邻居将梁振娣接到家中暂住。不过黄氏族人建议,“从长久来看,还是得尽快给她安个家。”
朱家辉也认同这一看法。暂住他家不是长久之策,如今旧居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肯定不能等到明年有了名额再来解决问题。眼下,他和村委会考虑先将梁振娣接到镇上的敬老院,再行筹措资金为老人解决住房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遇到重重困难。
“老人顾家,不愿远行,去敬老院的法子行不通。资金筹措上,河洞是条贫困村,短时间难以拿出这样一笔钱。”朱家辉面临两难选择。
图/文:清远日报记者樊乾
新闻推荐
地图直线相隔9公里,实际绕行60公里 这个村委与村小组上演现实版“南辕北辙”
沿218乡道南下,抵达河洞村委桥头村时,出现一截“断头路”———左行上山的道路被掩盖。村民骑着摩托冒险行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