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爷爷带我去梅花镇踏青。
从乐昌市区出发,驱车上了乐广高速公路,穿山过桥,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梅花镇。只见周围群山环绕,古木参天,一幅美丽画卷穿插其间。底色,是金黄的铺垫;画面,是云雾缭绕的群山,是静影沉璧的春水。
我迫不及待地扑向那片金黄——油菜花地。渐近渐香,沁入心脾。到了跟前细看,油菜花的形态各异,有的刚刚开放,金黄的花瓣闪闪发亮;有的早已开放,花瓣落了,花蕊有点青青;还有的含苞待放,鼓鼓的花苞仿佛要破裂似的。每株油菜上的花儿真多,不少枝上生杈,杈上又生杈,每枝杈上开满了花。我兴奋地在花间嬉戏玩耍。
爷爷叫住我,说:“妞,走,爷爷带你去另一处风景走走。”“爷爷,难道还有比这里的风景更美的地方吗?”“你去到就知道了。”
我们来到梅花镇旁的一个山岗上,这里满山遍野都栽上了李树和桃树,春暖花开,花团锦簇,真是半坡香雪半坡霞,满园春色撩人醉。一座高大的英雄纪念碑矗立在我的眼前。碑上“红七军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爷爷,怎么这里有座纪念碑呀?”于是,爷爷娓娓地向我述说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1931年,邓小平率领红七军攻下连州城后,广东军阀陈济棠部的邓辉、黎道明两个团由韶关开向连县,湖南十九师唐伯寅团也步步逼近。邓小平、张云逸当机立断,撤出连州,摆脱了众敌的追击,来到了梅花镇。梅花镇地理位置重要,它处于湘南和粤北的交界处,位于乐昌、乳源、连县、宜章、临武等县的中心。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一支部队曾在梅花镇策划了“宜章暴动”。邓小平、张云逸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后,便决定部队在梅花镇休整,开展群众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
岂料,次日凌晨便发现了敌情。敌人凭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的有利条件,分三路全线向红七军阵地发起攻击。炮声、枪声、军号声、喊杀声汇成一片,烟雾弥漫,沙尘滚滚,战斗异常激烈。虽然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在邓小平、张云逸的亲自指挥下,一共打退了敌人的八次进攻,毙伤敌人一千多人。然而,我军亦伤亡七百多人,干部伤亡过半,团长章健也壮烈牺牲。
故事讲完后,爷爷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摸摸我的头,注视着纪念碑。我懂得了爷爷的意思,走到纪念碑下,深情地注视着眼前雄伟的纪念碑,缓缓地敬了一个庄重的队礼。四周的青松翠柏沙沙作响,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英烈们的故事……
英烈虽已逝去,但英烈精神永存,我们——新时代的接班人,将踏着先辈的足迹去圆他们未尽的梦想,让我们祖国四季如春,花香四溢,更加辉煌。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周璐通讯员吴海7月9日,西江镇党委积极响应“四力”号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举行“东岳书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