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通讯员/黄继坤黄志坚)7月23日,清新区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清新区委书记郑小燕在会上表示,要增强依法治区意识,把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清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县(市、区)之一,为助力清远市加快“入珠融湾”作出应有的贡献。
城乡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笔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清新区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法治清新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这其中,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譬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设置县级党委办公室公职律师岗位,建立区委法律顾问团队;完善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均经过合法性审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截至2018年底,全区44个党政机关已有38个设立法律顾问,209个村(社区)均配置法律顾问。
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以及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全区没有出现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工作,建立情况通报、个案沟通、备案审查机制;健全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加强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全面推动绩效管理。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已建8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法治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在全区209个村(社区)实现法治宣传栏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设“3D虚拟法治教育科普馆”,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提升了法治宣传效果。
对标对表抓好全面依法治区工作
会议要求,对标对表,落实措施,统筹抓好全面依法治区工作。郑小燕表示,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入珠融湾”步伐、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民生服务和保障水平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强法治研究、创新法治思路、做实法治工作,做好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譬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强化产权保护的法治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郑小燕强调,要完善法治体系,以健全的机制建设法治社会。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加快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创新,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不断完善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郑小燕还要求,建立法治督察制度,将法治建设重点事项列入党委年度督查工作计划,区委依法治区办与各协调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综合运用现场核查、实地暗访、随机抽查等办法,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全面推行法治问责制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治职责的,要勇于亮黄牌、掏红牌,以严肃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新闻推荐
涉案男子被抓时现场查到的鸟。(连南法院供图)清远日报迅记者洪会强通讯员吴锦芬近日,两男子违反狩猎法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