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留名”,是我们在谈论好人好事时,立马会想到的一种精神。其实,“不留名”也不仅仅是不留姓名,而是说,一个人不图名利、不求回报,做好事只为帮到他人、传递爱心。之所以好人会成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标杆,之所以好人会拥有让人想要亲近、学习的魅力,答案都在于此。
越秀区派驻清远市佛冈县社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超涛和番禺区义工联社区服务部副部长彭雪锋,用行动诠释爱心、用奉献书写感动,就像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一般,做好事不图报,唯愿大爱驻人间。
扶贫是一份付出,也是一种善举;是一份担当,更是一种使命。在陈超涛看来,参与扶贫工作既是考验,也是荣誉。尽心尽力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就是他身上的职责、做事的动力和最好的回报。三年来,他走遍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中间,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唯一休过的长假,还是在病床上度过。“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得到村民盛赞的陈超涛,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放松。在他的带领下,农业种植项目蓬勃发展,扶贫资金100%有效使用;扶困助学基金正式启动,把“扶贫先扶智”落到实处。讲奉献、做实事,陈超涛把全部精力献给扶贫事业,也为全社会树起了榜样。
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用在彭雪锋身上,再合适不过。从事志愿服务已有12年的他,记录在案的服务时长超过了1000小时。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帮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烧伤、意外伤害等重症儿童个案50多个,筹集救助资金超过430万元。尽管这样的工作很累很辛苦,可彭雪锋说,看到孩子恢复得好,此前的所有付出,便都值得。我们常说大爱无疆,这疆界是地理上的,更是人心间的。像彭雪锋那样,视他人疾苦为自身疾苦,视他人欢笑为自己欢笑,人与人之间没了隔阂,爱的同心圆才能越画越大。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这些好人好事令人感动,感动之余,更值得学习、效仿,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此,让每个人的爱心充分涌流,我们的社会便会更加美好。
(毛梓铭)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佛纪宣)近日,笔者从县纪委监委了解到,今年以来,佛冈县纪委监委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