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兴达蚕业公司副总经理祝开(中间)与农民一起收蚕茧。从最开始的驾驶员、技术员等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中层管理骨干,最后进入到公司领导经营班子,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开桑蚕三十余载,诚实守信,不论市场动荡坚守“保护价”,为蚕农利益保驾护航。
今年清远市道德模范评选中,祝开入选为清远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带头实施产权改革带领公司发展为华南重要种茧生产基地
原阳山蚕种场始建于1985年,2002年改制而成阳山县兴达蚕业公司。祝开历任公司技术员、生产主管、副场长等职,参与了该公司筹建、试产到正常投产的全过程。
因多种原因蚕种生产数量直线下降,至2001年累计亏损近100万元,被上级主管部门列为关闭退出对象。面对烂摊子新挑战,他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率先在全省同行业中实施产权改革,带领和鼓励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参与公司股份制改造,认真谋划参与省内外市场竞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2003年新的体制和机制正式运行,尽管受行业不景气影响但当年蚕种产销量和经济效益首次创下之前十八年来的新高,跃居全省同行前列,其主营的蚕种在省内市场占有率保持20%以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有相当的份额,成为两广地区重要的蚕种供应基地之一。
三十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蚕种产销从不足3万张发展到目前的20多万张,蚕种销售收入从60多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000多万元,建成了华南地区稳固的种茧生产基地,取得了蚕种经营连续十多年无亏损的业绩,产品质量和产销规模跃居全省同类企业首位,所在公司连年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工作贡献奖”“工作突出贡献奖”“工作特殊贡献奖”“蚕种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近三十项。
按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保障蚕农的利益
蚕茧的价格每年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上下起伏。2018年,蚕茧价格持续走低,每斤比往年的市场价格低了三、四元,眼看蚕农利益即将受损,祝开却仍然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去收购农户的蚕茧。
当时有人劝他,按市场价收,农民也不会责怪他。祝开却说,不论是做人还是经营企业,一定要讲信用,既然答应农户设了“保护价”,宁愿公司亏一些,也要保障养蚕农户的利益。
当年收了20万斤蚕茧,单是给农户高出市场的这部分金额就达80余万元,公司给广大养蚕的农户设置的这个“保护价”,为他们“兜住了底”。
一谈到祝开的为人,养蚕农民陈凯旋说,他在工作中始终以诚待人、言行一致,比村里人更像村里人,对村里的各个蚕户情况都十分了解。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却没有架子,常常到村里和大家沟通交流,指导蚕户的生产方式。
每年无偿资助蚕桑基地超百万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
不仅如此,祝开几乎每天都到农村、农户调查研究,为解决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缺服务这些问题,他首先在本企业争取并落实加大对蚕桑基地的投入,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和扶持办法,减轻农民负担。每年无偿资助蚕桑基地直接费用超过100万元。
为了让农户养到好蚕,产出数量更多更优质的蚕茧,祝开从国外引进优质蚕种改良本地蚕种,同时推广蚕苗工厂化培育与技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他以小江镇为试点,投资十多万元租地租房建成两间小蚕共育室,和驻点技术辅导员一道致力于把小蚕共育室办成集种桑养蚕示范、养蚕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既为新养户、缺劳力农户解决多种实际困难,致使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发展前景,从而带动桑园面积由2003年前的300亩发展到目前的1600亩,又为全县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2000多亩恢复发展到目前的13000亩,养蚕农民达到3000多户、从业人员10000多名作出了示范。祝开也因此多次获省丝纺、丝源集团“先进工作者”、县“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实习生于倩君通讯员许梦仪
本版统筹: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新闻推荐
麦秀峰对工作认真负责,面对繁杂的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勤勤恳恳,从不懈怠。(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王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