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赖新纪青莲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亩三增收”的模式逐渐成熟,让村民不断增加收入,激活了农村内生活力,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铺开。
1农业走上产业化路子
“我们这里种植的西洋菜,以出口为主,前段时间我们到珠三角参加农贸展的时候,都在问我们的西洋菜,我们只好给样品他们,告诉他们我们都不够卖。”朋塘西洋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总经理说到,种植公司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喝着山泉水长大的西洋菜成为出口俏手货。
青莲镇朋塘村在土地连片整治整合后,引入阳山县西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发展西洋菜产业,连片种植旱地西洋菜近200亩,配套建设了现代喷灌设备、冷库、太阳能杀虫灯、粘贴板等设施,投入生产一年多来,促进村民增收成效明显,村民每年拿到地租,有劳动力的村民们到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20-300元,还划片承包给村民们经营增加利润收入。
青莲镇农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路子,吸引了清远市金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阳山县益广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阳山县裕燊天然生态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到青莲镇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打造了一批例如“西洋菜种植基地”“鹰嘴桃种植基地”“江佐莲子种植基地”“南塘川芎种植基地”“千亩蚕桑种植基地”等农业产业。
2村民增收激活农村活力
农业产业化给村民们带来的不仅是地租的收入,还带来了许多就业岗位,有劳动力的村民纷纷加入到基地种植务工中,每天有固定的100多元的务工收入,甚至还可以承接基地中的3至10亩进行管理,增加农产品的收购利润收入。
这种“一亩三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村民增收,使昔日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成为资本,农民也享受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红利,生活得到改善、见识得到开阔,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的活力,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3美丽乡村建设后劲十足
农业产业化让村民们收入不断提高,村民们对家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增高,开始以“主人翁”意识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纷纷支持拆除危泥砖房,让出集体建设用地,家家户户遵守保洁民约,并推选代表监督美丽乡村建设,民心民力凝聚起来,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后劲十足。
青莲镇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建设有28条,目前有37条村正在建设,涉及精品旅游线路的上坑、下坑、禾石坑、潮水坑4个自然村现已全面开工,其中禾石坑村整体进度良好,领跑全县。
中心村黄屋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示范带动的点,村民们尤其是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点赞,“回来发现变化真是大,村口有村标,村巷硬底化了,城里有的文体设施村里也有了,篮球场、文化室人气旺,村民们有地方聚聚聊聊,真好。”
通过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让青莲镇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后劲,青莲镇在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化发展农业产业,并通过做大核心区,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新闻推荐
廖艳香到地头田间宣传政策法规。(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张伟民若你来过阳山县江英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