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细梅老师正在细心教导学生。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邓光添)9月10日下午3时,当天是教师节,在佛冈县启智学校二楼,杨细梅正细致地带着8名特殊儿童在感统室内上课,她双手托着小朋友在蹦床上做着康复训练,小朋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孩子们能开心地在这玩耍、学习,陪伴着他们一起成长,我觉得很高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群特殊儿童能尽早回归社会。”杨细梅说。
心系特殊教育
杨细梅是佛冈龙山人,中学毕业后,因为对盲文、手语比较感兴趣,她报考了中山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成为一名师范生。
杨细梅介绍,最初她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助到这些特殊的儿童健康成长,但毕业后由于县城内启智学校招聘专业教师名额有限,杨细梅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小学的教师。
在龙山教学的十多年时间里,杨细梅在英语专业上精益求精,曾先后获评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为龙山的乡村教育挥洒汗水,但她一直心系特殊教育,想要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关爱特殊儿童。2014年,杨细梅老师进入佛冈县启智学校,成为特教老师中的一员。
这几年来,杨细梅老师一直在启智学校担任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将自己的心血无私的奉献给山区特殊教育事业。作为教学骨干,辛勤的付出,令她在教学上硕果累累。她设计的微课、课件、论文多次获得市、县级的奖励,她撰写的论文《自闭症儿童的音乐课堂活动教学探索》《孤独症儿童的绘画教学之我见》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一等奖论文;《浅谈多动症及行为干预》评为二等奖论文,且在《特殊教育》刊登发表。
用爱心、细心、耐心去感化学生
在杨细梅看来,关爱特殊儿童,需要坚持以“爱”为基点,用“心”去面对每一名特殊学生,“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相处、沟通、交流,爱心、细心、耐心缺一不可”。杨细梅说。在平时工作中,她及时应急处理癫痫发作的学生,不惜被学生咬伤手;不辞辛苦上个训课,细心引导自闭症学生发音;长期坚持特殊学生运动锻炼,训练学生自理能力,助力学生早日融入社会。
2018年3月,杨细梅老师在操场上给孩子们上生活适应课。班上的小希同学,突然癫痫发作,蜷曲倒在地上,全身肌肉抖动,左侧面部抽搐,牙关紧咬且口吐白沫。杨细梅老师马上为其做应急处理,先摆正她身体,尽量让小希平卧,一只手托起她的头,并且松开她的衣领,把她的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排出,以防呛咳窒息。
为了要保护好小希,不让她咬到自己的舌头,避免失血,可是情急之下,杨细梅把自己的手放在小希的嘴上里,任其咬住。5分钟后,在闻讯赶来的老师们帮助下,杨细梅的手才从小希的口里拿出,那两排深深红牙印里,已渗出血来。直到救护车接小希到医院,杨细梅才处理手上的伤口。作为一名教师,杨细梅真诚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工作上恪尽职守,在领受教师这份职业的美丽光环,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
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
在启智学校,存在智力障碍缺陷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培养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这是特殊教育重要的任务。
杨细梅介绍,面对特殊的学生,不需要“溺爱”,他们更需要科学的施教,科学的施爱。穿衣,脱鞋,吃饭,如厕等,杨细梅把学生日常生活小事都观察记录下来,与家长沟通配合,她遵循学生动作发展顺序,大运动从爬、坐、站、走、跑、跳开始,精细动作从伸手够物、抓、握、操弄等逐步开始训练,提高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学生在学校坚持几年的运动锻炼后,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在参加市的残奥会,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因此也变得更自信。
“看着孩子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一点一滴地缓慢进步,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杨细梅说。
新闻推荐
9月9日下午,佛冈县举行2019年创文加温推进会,部署创文工作。程浩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为全力推进佛冈县创文工作,形成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