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连州 > 正文

22天骑行4000公里!82岁和67岁的“摩旅”之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09-13 06:12   http://www.kcqsx.com/


追梦人

赵锦达,82岁,沈阳人;李智平,67岁,广州人,曾是上下级关系的两人在今年5月,骑着摩托车从韶关经过江西,然后到福建、浙江、安徽、湖南,耗时22天,走了6个省,行程共4000公里。驱使他们上路的是对传统文化“笔墨纸砚”的共同爱好。

“5月20日,上饶至宜春温汤镇……今天行程440公里,今天老赵表现挺好!住下便洗个温泉澡。计划住两天”李智平的QQ空间里,几乎全是他关于旅行的日记和照片。老赵——赵锦达,是他这次行程的旅伴,是他摩托车后座上的“老大哥”。

两人相识40余年,曾是上下级关系,因共同的爱好而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从工作期间开始,两人就是最好的工友。即使在别人看来,如今两人都已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但依然玩心未泯。

说走就走

不老骑士的笔墨纸砚之旅

今年4月底,李智平到赵锦达家里做客,两人总有聊不尽的话题,从分享游历到笔墨纸砚的研究。“那不如来次中华文化之旅?“两人一拍即合。

但用何种方式去旅行?赵锦达有些犹豫,李智平自告奋勇地说“我有车啊,也可以走啊,你行不行啊?你敢走我就敢带。”老赵立刻不服输地说:“你敢带我就敢走”。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要往人文荟萃的江浙一带走,要去久负盛名的笔墨纸砚原产地考察一下,这次他们要用“年轻”的方式来出行——67岁的李智平骑摩托车载着82岁的赵锦达开启“摩旅”之行。

5月3日8点,连州的朋友将他们送到村外谷田村大门,留下合影后,两人便跨上摩托车一路东去。第一天就翻越了南岭第一峰群山,经过乳源大峡谷,当天就到达了江西大余。

第四天,两位骑士就来到了旅途中最难忘的景点之一——仙霞关。“这可是我们特意策划的行程,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曾是重要的国内四大古关口之一,一关通三省”,一说起旅途,李智平的话匣子就合不起来。

一路下来,平均每天200公里的行程,虽然李智平说骑车耗神,赵锦达说坐车坐得屁股有点难受,但两人却乐在其中。

但最让他们期待的,莫过于一早规划好的文房四宝探秘之旅:赴书法圣地兰亭想象当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场景;到杭州的西冷印社去欣赏篆刻印术;去宣城看原汁原味的宣纸制作手艺:到徽州老街上买一条胡开文墨厂的墨条。“曾经有日本人开价20万元想进墨条工厂录像,被当地人拒绝了,但这次我们进去就可以看到制作过程的录像,原来一个墨条里面有很多配料秘方。”小小墨条中蕴含的工艺智慧很是让他们着迷。

在泾县一个纸厂,厂长面对两老头不厌其烦地介绍工厂工艺流程,“买不买没关系,你们能来便是我们的上帝。”一句暖心话,使两人对安徽人充满敬意,也许这就是厚重文化的作用吧!摩托车后座的行囊慢慢地装满了两人的“喜好”,一路将见闻化成了收藏品。而善用手机的两人,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片段。

凭着地图

他们征服了一座座大山

1978年,李智平参加铁路机保段工作,是属于原铁道部调动的特种列车,工作性质就是全国跑。李智平介绍,当时他和领导赵锦达“没退休前,已经走遍中国了,甚至还去过苏联。”两个人一年中的大半时间都在外面。

特殊的工作使两人走遍大江南北,能聊到一块的话题也特别多。不同于其他人的是,两人并不排斥这份常年离家、四处行走的工作,反而是非常热爱和享受。也正是这种喜爱新事物、勇于挑战的性格,让两人开始接触户外活动。

在赵锦达保留的一堆堆老照片中,有一张就记录了他们的第一次户外活动。那是1998年去龙洞搭帐篷,“当时在广州,还很少人玩户外。”作为活动组织者,两人联系了当地一个鱼塘的老板,拉上几位同事,带着帐篷和锅碗瓢盆就去野餐露营,在户外度过了两天一夜。

也许是第一次的记忆太过强烈,两位老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的一些细节。李智平说当时一整晚都没睡觉,夜里风刮得帐篷呼呼响,手里抓着镰刀,老赵拿着斧头,因为总感觉外面有脚步声,担心会是野兽。

后来,一起玩的人多了,团队总得有个名字,两人合计,就叫广州野马吧。之后,经常组织铁路圈子爱好户外活动的朋友一起玩,去骑行、爬山、搭帐篷。以往没有班车可以去到的大山里,都被他们凭着一张广东地图走了进去。十几年前,他们就已经把广州周边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全爬过了。

但两人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有机会一起好好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虽然以前跟着火车跑遍了中国,但那都是走马观花。

后来赵锦达退休了,李智平却还在工作岗位,受时间限制,两人只能在节假日去广州周边逛逛。再后来老李也退休了,赵锦达却因老伴生病被拖住了。

直到今年,两人一拍即合,才有了22天的摩托车之旅。

一直在路上

“外出旅游这件事是不会断的”

这段旅程结束后,李智平又收拾行囊去了青海骑行,而赵锦达则跟着朋友去了西南一带自驾游。

其实两位老人身体多少有些病痛,像赵锦达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出门在外也得服药。“我年纪比较大,出门都会跟他们说,旅游是我自愿参加,出了问题和其他人没关系。我对儿子也是这样说的。”赵锦达笑称有了这个“免责”声明,大家才玩得安心。

子女们也十分支持老人的爱好,赵锦达曾独自背包旅行到新疆,到了当地才与同样在外旅行的女儿会合。“我们每年都会在外面行走50天左右,后来妈妈身体不好,才没继续。去年我妈去世后,爸爸又开始行走。”赵锦达的女儿提到,老父亲去年到现在已经出游了6次,每次一去就是20多天。父女俩只能通过手机联系。

“但也要对我们的身体有自信嘛”,李智平笑着说,自己驾车也会特别注意安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休息,绝不疲劳驾驶。李智平1984年就考到了摩托车驾驶证,退休后先是骑自行车旅游,曾3次从不同的路线骑行入藏。赵锦达看着羡慕,但鉴于年纪大,骑车危险,就选择了与别人自驾游追着李智平的步伐进藏。

近几年,李智平又开始了摩托车骑行。“现在的车子花了8000多块钱买的,油费路费都挺便宜”,李智平说更重要的是,摩托车比起自行车和汽车方便,只是路上要注意绕过禁摩的城市。例如这次文化之旅,他们就把摩托车存放在离杭州西湖15公里的城外,再选择地铁出游。

一路上,许多人会对两位老人独特的出行方式表示惊讶和好奇,“看你这么大年纪就会问东问西的:‘你家让你出来呀?小孩让你出来呀?’”李智平笑着说道。人老了就更要抓紧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不抓紧,一辈子就过去了。不要老在想今后我要怎么样,而是要抓住现在、抓住今天。想做就立刻去做。”

当问及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时,两位老人说还没有明确的打算,但可以确定的是外出旅游这件事是不会断的。

追梦宣言

人老了就更要抓紧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不抓紧,一辈子就过去了。

指导单位:广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

南都记者 叶孜文 实习生 邓慧珍

摄影:

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

南都记者 刘威

有梦想来报料邮箱:nddream@163.com电话:020-87388888

新闻推荐

星子镇巧设“拦漂带” 清理河道事半功倍

星子镇巧设的“拦漂带”简单实用,让清理河道实现事半功倍。长长的小竹竿缠着绳子漂浮在河面上,这是在钓鱼?并不是。这是连州...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22天骑行4000公里!82岁和67岁的“摩旅”之约)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