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英德 > 正文

英德7500余亩“旱改水”项目改造完毕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9-26 07:00   http://www.kcqsx.com/


如今是水稻收割时期,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陈咏怀摄

“旱改水”项目稻田喜获丰收。陈咏怀摄

经农业专家现场称重测算,石灰铺竹田村“旱改水”项目稻谷亩产约1000斤。

陈咏怀摄

金秋九月,稻谷已进入收割季节。“丰收咯!亩产千斤!”9月24日下午,在英德市石灰铺镇竹田村的320亩水田里,黄澄澄的稻田接连成片,饱满的稻穗迎风摆动,三台水稻收割机马力全开,农民们抓住晴好天气正忙着收割水稻。

这里曾经是一片零散、低效的旱地,如今能收割亩产近千斤的水稻得益于英德启动的耕地提质、旱地改造水田项目(以下简称“旱改水”项目)。该地块通过对土地整合、土壤改良和修复农田基础设施等措施,变成了一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良田。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英德市以“保卫18亿耕地红线”为统揽,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相关要求,在英城街道办、石灰铺和桥头镇等地开展“旱改水”项目,把8709亩零散、低效的地块整合治理为连片、土壤肥沃且适合水稻生产的水田。目前,8709亩的“旱改水”项目已全部改造成优质水田。

英德市石灰铺镇现有耕地提质改造(一期)项目正是“旱改水”17个改造项目之一,分别涉及友联、新联、竹田等村,共完成改造1283亩,在2018年11月开始动工,2019年3月竣工。

英德市土地开发储备局局长曾纪才告诉记者,这片地在改造前主要种植甘蔗、番薯、花生等作物,由于缺少水源,农作物产量并不高。通过土地整合、土壤改良和修复农田基础设施等措施后,旱地变沃田。

今年9月底,1280亩的水稻相继成熟,进入收割期,收割机在田野里往来穿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迎来收成的“第一割”。经农业专家现场称重测算,该片稻谷亩产约1000斤。

“有这样的产量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曾纪才表示,其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是修复农田水利设施保障了水源;二是种植了优质的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三是对土壤改良到位,每亩土地都配上3-4吨有机肥;四是对水稻的管护较好,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清理力度。

曾纪才认为,“旱改水”项目与国家和英德的发展战略是不谋而合的。其按照以占定补、以补定垦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将自然条件好,特别是集中连片、适宜规模化开垦的地块优先纳入垦造水田计划。项目不仅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等级,还增加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更是通过创新方式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改造前的土地大多种植花生、番薯等作物,有的甚至丢荒,如今改造成优质水田,土地效益大大提高。”曾纪才道。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万山河林晏伟

新闻推荐

东江纵队及粤赣湘边纵队革命后代寻访桥头革命老区

东江纵队及粤赣湘边纵队革命后代参观烈士陵园墓,向革命烈士默哀以及行鞠躬礼。清远日报讯9月16日,东江纵队及...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英德7500余亩“旱改水”项目改造完毕)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