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举行首批“雁归工程”农业项目签约仪式。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推动“归雁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日前,清新区举行“雁归工程”启动大会。笔者从会上获悉,清新区将依托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雁归工程”服务中心,同时在乡镇设立“雁归工程”服务站,为“雁归人员”提供技能培训、项目落地等服务。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贺欢通讯员邓文冠
实地参观坚定人才返乡创业信心
清新区“雁归工程”是入选清远市“起航计划”的人才工作项目,目的是依托清新区丰富的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引导返乡人才围绕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开展集群创业,促进各类人才回归、总部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
清新区“雁归工程”大会启动当日吸引了有关行业专家、商协会代表、返乡就业创业人员代表、清新籍大学生代表等近200名乡村振兴人才参与。在大会上,清新区还签约了首批“雁归工程”农业项目。
当日,与会代表还到清新区石潭镇水西村“寻乡记醉乡里”进行实地项目参观。据了解,寻乡记醉乡里是由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清新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布局要求,综合打造而成的新型农业综合体,成为集研学旅行、拓展、民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标杆性项目,并吸引一批返乡人员和外来投资者在这里成功创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经济发展,成为清新首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人才实践基地。
首批签约的农业农村研学基地项目代表毛先生实地参观后表示,水西村的五色水稻、花海长廊、蛙稻共养展示区、醉乡里民宿、研学基地、户外素质拓展基地等产业化项目,让他更加深入了解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和前景,更加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与信心。
将设“雁归工程”服务体系
笔者从会上获悉,清新区将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设立“雁归工程”服务体系,依托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雁归工程”服务中心,同时在乡镇设立“雁归工程”服务站,主要承担“雁归人员”技能培训、项目落地等服务,并依托清新及清远在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的商协会,设立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雁归工程”联络站不少于3个,积极宣传清新“雁归工程”有关政策。
与此同时,清新区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雁归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辖区在外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建立“雁归人员”创业就业数据库,及时了解“雁归人员”就业需求、培训和创业意愿;建立招商项目数据库,每年收集、整理50个以上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招商创业项目;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发布平台,为“雁归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此外,清新区还将开展“雁归工程”系列服务活动,计划重点举办一场“清新情·故乡行”活动;举办3场企业家投资接洽会;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雁归工程”创业专家指导团队。
据了解,“雁归工程”项目提出,至2019年底,清新区新增“雁归人员”创业就业1000人以上;新增创办各类农村产业项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个以上,以此推动清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纵深
人才回流振兴乡村
据了解,清新区作为粤北山区农业县,在“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下,仅“十一五”期间,共输出劳动力16万人次到珠三角地区,占户籍劳动人口的40%,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输出大县。
近年来,清新区抢抓青年返乡创业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培训,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政策扶持激励乡村振兴人才创业就业,初步建立了服务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类人才踊跃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局面。
在清新区广大农村,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出色的“雁归人员”,他们成为服务、实践乡村振兴的鲜活例子。譬如:清新文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产技术负责人邓家杰,2015年毕业返乡从事加州鲈鱼、桂花鱼、澳洲淡水小龙虾培育养殖,积极推广养殖技术,让更多农户受益;石潭镇水西村刘逢明返乡投身家乡建设,推动水西村实现农业项目集聚发展,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浸潭镇乡贤邹瑞文返乡发动村民筹资筹劳,将家乡建成美丽的小华山风景区,村集体收入三年翻百倍。
清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勇斌表示,清新区下一步将以实施“雁归工程”为契机,探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高位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回流,高地构筑吸引乡村振兴人才汇聚,高标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效制定激励乡村振兴人才政策,高质做好乡村振兴人才服务,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才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才更有信心,使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新闻推荐
■凤鸣路(走过,路过,不放过)“让保洁员"清扫",网格员"检查",众店主"三包"。”20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