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名园易得,古树难求。”近日,一名79岁的读者朱东波自称在老家清新区三坑镇白米埔村有棵龙眼树,是祖上太公亲自种下的,估计已有上百年历史。此树曾遭到他人的破坏,他希望能为自家的这棵树申请一张古树保护证,让其拥有合法“身份”。
这棵龙眼树是不是真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和认证,而且古树名木的资质,也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认定并且登记备案,然后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的,不能依靠树木的所有者自己说了算。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棵树有了一定的年岁,并且已经成为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这是不可否认的。
而通过这件事,在笔者看来最值得肯定的,则是日报读者朱东波老人的古树保护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其实对于一个已经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享受生活了,而朱东波老人却为了一棵大树耗费时间和精力,四处奔走,其背后真正体现出来的,其实是宝贵的生态保护意识。
所谓生态保护,就应该从保护家乡的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条溪流开始。我们先不管这棵龙眼树是不是真的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它曾经生活在当地很多人童年的记忆中,曾经给当地人带来甘甜的果实,所以也就成为了当地乡愁的一部分。仅凭这一点,它就是值得保护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朱东波老人这样的生态保护意识,那么何愁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不出现好转?
□雷红金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通讯员/陈保智)日前,汕湛高速惠清项目工程建设再传捷报!历时2年多,汕(头)湛(江)高速惠(州)清(远)段最大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