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凡
广州无线电集团驻鱼湾村扶贫工作队打造的扶贫扶志扶智平台“鱼湾夜校”开展了学历教育考前免费辅导,郑从部等三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考试,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录取,就读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成为了一名全日制的专科大学生(详见12月13日《南方日报·英德视窗》)。
曾经的农民经过夜校学习,摇身一变走进大学校门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学生。作为扶志与扶智的生动实例,这一变化在当前脱贫攻坚的新农村令人眼前一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而农民大学生的培育,则又是其中的着力点。当前,亟须转变观念,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从帮扶到自助的转变。扶贫方式多种多样,必须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即将收官,后扶贫时代将要到来。这时既要通过多措并举确保精准脱贫的高质量,又要考虑后续如何在致富路上行稳致远。扶贫济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助人自助。正所谓“扶上马,送一程”,这匹“马”不可缺乏知识的力量。学习知识,就是授人以渔,自立自强,不但可以从“别人帮”到“自助式”,假以时日还可以实现“帮别人”。
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如果说就业是初级阶段,那么创业就是高级阶段,也是提升扶贫成效最大化的必然选择。随着近年来就业观的转变,年富力强的部分群体已不再满足于长期就业;况且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单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进入专业院校学习专业知识,将为他们系统地学习相应产业知识提供平台,开阔市场视野,实现认识与实践的飞跃。
从生活到价值的转变。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基础。培育更多懂治理的好人、能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在物质生活逐步丰厚的当下,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新时代“追梦人”的共识。实现扶智工程的更广更全覆盖,为乡村培育、储备更多元人才,使之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领袖,将进一步助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正如郑从部的母亲起初并不同意他参加培训,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还不如多干点活。这种观念在现时农村仍有一定代表性,如何为有志于入学提升自我的学员提供保障和帮助,为家庭成员消解后顾之忧,也是人才培育应予考虑之事。
新闻推荐
已逝贫困户还能签字领分红? 英德市委巡察组揪出私分分红款村干部
被私分的分红款重新回到黄花镇三山村贫困户手中。近期,英德市黄花镇三山村部分贫困群众喜笑颜开,从该镇纪委工作人员手中接...